
徐建龙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肾病科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及对肾病预后的影响
1962人已读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蛋白尿是肾脏病的主要症状之一,虽然一般情况下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完全体现肾脏病的病情轻重。比如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笼统说明肾脏病的病理损伤严重。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相反,一些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及新月体性肾炎,其病理损害严重,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能不多。部分终末期肾衰患者肾脏呈重度纤维化,且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临床上尿蛋白反而减少,这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及预后好坏,不能仅凭蛋白尿的多少来衡量,还需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肾脏病理类型,血压及肾功能的状况等全面综合进行分析。
因此,当肾脏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时,不必过分恐慌;而小量蛋白尿的患者也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及时了解自己肾脏的全面情况,请医生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加以实施,这样则有利于控制病情。
本文是徐建龙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