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元明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如何生肾不“析”?

发表者:巴元明 人已读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包括肾滤过率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滤过率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

慢性肾脏病现在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中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0.8%,10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发病。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最终结果是终末期肾衰竭(即慢性肾脏病5期,也是大家常说的尿毒症,指肾小球滤过率降至15ml/min•1.73m2以下),患者将不得不依赖透析治疗或肾移植治疗维持生命。尽管目前透析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患者的死亡率仍然较高,生存质量较低。尽管目前肾移植技术比较成熟,但其高昂的费用及术后排异反应也不是所有患者均能承受的。

尽管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但是已有轻、中度慢性肾衰竭的病人及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尽可能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的进展,防治尿毒症的发生,尽量做到不透析或延长进入透析治疗的时间。那么如何能做到生肾不“析”呢?

1.早发现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基础,也是保护肾功能和延缓肾脏病进展的关键。那么如何能做到“早发现”呢?首先要提高对慢性肾脏病的警觉,即使是平时身体健康的人群,也需要每年进行体检以筛查,努力做到早期诊断。同时,对已有的肾脏疾患或可能引起肾损害的疾患(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并需要每年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等至少2次或以上,以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此外,当出现乏力、腰酸、腰痛,夜尿增多,泡沫尿、蛋白尿、血尿等小便异常时,也应重视肾功能的检查,以尽早发现慢性肾脏病

2.早治疗

如果已经诊断为慢性肾脏病,应早期采取各种中西医措施进行治疗,以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衰竭的发生,防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有:

(1)中医治疗:中医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相兼。其中常以肺、脾、肾虚为本,风寒湿热浊毒侵袭、痰瘀交阻为标。脏腑虚损与外邪侵袭为本病的中心环节,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根据本病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通常按标证和本证加以分型。其中标证包括水湿证、湿热证、血瘀证、湿浊证;本证包括脾肾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故其治则主要为补虚泻实,具体选方用药可根据辨证分型而定,如脾肾阳虚证可用实脾饮合肾气丸加减,若兼夹湿热,可加用土茯苓、大黄炭、茵陈等药物。

(2)西医治疗:可以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肾衰进展的危险因素,严格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降低蛋白尿,调节血脂,优质低蛋白饮食配合必需氨基酸,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水、钠调节,高钾血症的处理,钙、磷调节),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贫血等方法,以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脏病的进展。

3.早期调护

对于肾脏病的调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运动平衡、饮食平衡、预防感染。

1)运动平衡:对于患有肾脏病的病人,剧烈运动会产生大量的代谢废物,加重肾脏的负担。应注意休息,但是休息不等于完全不运动,也应进行适当的运动,以不觉得疲劳为度。

2)饮食平衡:限制蛋白饮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能够减轻症状及相关并发症,甚至可能延缓病情进展。非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慢性肾脏病1~2期推荐蛋白摄入量0.8g/(kg·d),从3期起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摄入量0.6g/(kg·d);糖尿病肾病患者从出现蛋白尿起就应该限制蛋白摄入,推荐蛋白摄入量0.8g/(kg·d),一旦出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摄入量需降至0.6g/(kg·d)以下。在低蛋白饮食中,约50%的蛋白质应为优质蛋白(如蛋、瘦肉、鱼、牛奶等)。无论进行何种饮食治疗方案,都必须摄入足量的热量,一般为30~35kcal/(kg·d),此外还需注意补充维生素及叶酸等营养素以及控制钾、磷等的摄入。

3)防治感染: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应注意预防。当发生感染时,应及时进行治疗。

通过早发现、早治疗、早期调护等方法,大多数患者能延缓、停止或逆转慢性肾脏病的进展,多数患者做到不透析或延缓进入透析治疗的时间。

本文系巴元明医生授权好大夫在线(www.haodf.com)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是巴元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