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治疗在儿童夜遗尿中的治疗
原发性遗尿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遗尿报警器以及膀胱功能训练等。对于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合并膀胱过度活动或者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患儿治疗上可以加用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的原理是利用生物本身的神经反馈机制,采用专门的设备,采集自身生理活动的信息加以处理放大,使之可听,可视,可控,通过人们熟悉的视觉,听觉信号,让患者根据观察到的自身活动信息并做出调整,从而达到减轻或者消除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治疗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Miller证明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内脏和腺体可由人的意志控制,奠定了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1979年首先应用于治疗排尿期外括约肌不能松弛的患儿,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其治疗的理念是帮助患儿感知和理解逼尿肌收缩和盆底肌放松。患儿在排尿的同时,观察自己的尿流曲线,就会知道自己的排尿情况。这样可以帮助患儿理解主动地收缩,放松盆底肌肉会产生什么效果。生物反馈治疗主要适用于合并膀胱功能异常的儿童夜遗尿症儿童,尤其是逼尿肌括约肌协调失调。对于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的儿童夜遗尿症儿童,可以采用骶神经电刺激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Pfister等采用生物反馈治疗15名难治性逼尿肌括约肌收缩不协调的患儿,结果不协调均消失。该治疗需要患儿的理解和配合,因此没有明显的年龄限制,取决于患儿的成熟程度和理解力。有研究发现磁刺激有助于排尿功能障碍的功能恢复,不产生疼痛又无需在肛门或膀胱放置电极,比传统的电刺激方法更有效和安全。因此,对于合并逼尿肌过度活跃的儿童夜遗尿症患儿也可以考虑TMS联合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本文是何建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