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胆道手术放置T管什么时候可以拔?如何护理?
一般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或者胆道探查的患者,会在术后放置T管引流,以支撑胆道,减轻胆道因手术创伤而造成的水肿、狭窄、炎症,排出胆管内的淤积泥沙样结石及胆汁,减轻黄疸及肝脏损害,还可后期进入瘘道再次取石。T管那么重要,那什么时候才能拔出呢?平时该如何护理呢?
1.T管拔出指征
(1)患者无发热、黄疸、腹痛等症状;
(2)置管时间大于2周(一般6-8周,使T管周围产生充分粘连,形成窦道,避免拔管后胆汁漏入腹腔),消瘦等体质差愈合慢的患者、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胆道矫形患者等均需延长手术时间;
(3)引流出的胆汁澄清,无泥砂样结石及异物;
(4)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胆道内无残留结石及异物,通畅无阻。在拔管前可试夹T管2-3天,患者如无腹痛不适后可拔除T管。
2.T管的护理
(1)固定牢固,谨防脱出。若T管脱出,胆汁流入腹腔,可形成胆汁性腹膜炎,在给患者带来痛苦的同时,还要行二次手术,故T管必须固定牢固;
(2)注意引流通道的护理。T管周围伤口换药,一周2-3次,衔接的皮管和引流袋均需消毒,每3天更换引流袋一次,连接的引流管长短、粗细应适中,不能太硬或太软。引流袋不宜放置过高,避免胆汁回流,诱发感染。
(3)记录引流液体量。每天观察并记录胆汁的颜色、混浊度、气味,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在一般恢复顺利的病人胆汁量由少到多,再逐渐减少,胆汁的颜色由术后1-2天时的淡黄色逐渐变深,由混浊渐变澄清透明,呈金黄色。若引流胆汁量突然增多,则应怀疑胆道下端堵塞可能;若胆汁浑浊或者有胆泥时,则需冲洗T管。
(4)若出现腹痛、腹胀或者发热或巩膜黄染或其他任何不适,应马上放开T管,并及时就医;
(5)适当夹闭。术后10天左右开始间断夹闭T管,若有不适,随时松开;若无不适,则逐步过渡至全天持续性夹闭T管
(6)定期复查。术后2个月医院复诊,行T管造影或胆道镜检查,视检查结果决定取石或拔除T管。
本文是陈国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