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历史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whipple首先提出,故通称为whipple手术。近十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及围手术期处理的进步,在大的医疗中心,whipple手术的死亡率已降至3%以下,因此对胰头癌病人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应争取手术切除。
2.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范围
目前,Whipple手术仍是胰腺肿瘤、壶腹部肿瘤、十二指肠肿瘤及胆总管远端肿瘤手术切除的基本术式。据调查,美国2/3的胰头切除手术采用的是Whipple术式。Whipple术式切除的范围包括远端胃、全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胰头、胆囊和胆总管下段以及局部淋巴结。长期以来胰头癌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仍低于5%,为此,许多学者研究后提出标准的Whipple手术切除范围,对于胰头癌达不到根治切除的目的。为提高手术切除率、根治程度及远期生存率,胰头癌应行扩大的胰十二指肠。
3.腹腔镜胰腺手术
腹腔镜胰腺手术适用于:胰腺肿瘤根治、假性胰腺囊肿引流、胰管结石。胰腺手术的特点:解剖结构复杂、创面大、出血多、胰瘘等并发症后果严重。腹腔镜胰腺手术的意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术后疼痛减轻、胃肠功能恢复快,腹壁瘢痕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胰腺疾病的外科治疗是肝胆胰外科疑点和难点,胰腺解剖部位决定了胰腺手术的复杂性。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出现率高,腹腔镜手术突显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技术难点:(1)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较深,周边解剖复杂,血供丰富。(2)避免门静脉、脾血管损伤,避免术中大出血所致中转开腹,成为保证腹腔镜手术成功的关键。(3)术后胰瘘发生率相对较高。
4.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围手术期管理
为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质量,应加强围手术期准备。对术前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的减黄治疗现有争论,因并不一定能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分期手术基本已经不需要,均可一期手术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PTCD及营养支持,主要是经鼻放细硅胶管到胰十二指肠或空肠,灌要素饮食,并回输胆汁,改善肝功能,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国内已有多篇报道,手术死亡率已降到5%以下,这与术前准备改进有明显的关系。多数学者皆主张将血清胆红素在225μmol/L以上者作为进行PTCD的指征,PTCD亦有其并发症,如感染、胆漏、出血等,因此黄疸不太高,一般情况较好的病人不必使用。近年来更倾向于经内窥镜下放置胆管十二指肠支架管内引流,与PTCD比较,并发症少,既起减黄作用,又能解决肠道胆盐缺乏所致内毒素血症问题。术中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和切端组织冰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切除是否足够,必要时可及时加以适当扩大手术是有可能改进预后的一项措施。
5.胰十二指肠的术后并发症
1953年Cattell和Warren报告10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5例有并发症,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随着围手术期治疗及外科医师手术技巧的完善,国内外胰腺胰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回顾性分析国内外近10年外科治疗的胰腺癌1802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89例,手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7%,主要的并发症为感染(9.4%),其次为出血(4.1%)、肾功能衰竭(2.5%)、胰瘘(2.1%)、肠梗阻(2.1%)、肝功能衰竭(2.5%)和胆瘘(1.2%)。这些并发症有时可为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本文是陈国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