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刘文 三甲
刘文 主治医师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眼科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相关风险因素研究现状

1627人已读

视网膜动脉阻塞 风险因素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终末期肾病 眼周注射

概念

视网膜动脉阻塞(RAO)属于眼科急症之一,临床根据阻塞血管解剖位置分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BRAO)及视网膜睫状动脉或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视网膜动脉一旦发生阻塞,病变动脉供给营养的视网膜就会缺血缺氧而发生水肿,视细胞迅速死亡,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实验研究证明,RAO发生97分钟后,视网膜感觉层就会发生不可逆性的损伤。

1 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对RAO的影响

64%的CRAO患者追溯病史都会发现心血管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是高脂血症36%,其次是高血压27%。另有研究表明78%CRAO患有心血管相关疾病和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房颤,心脏瓣膜病等。其中同侧颈动脉狭窄是CRAO最有意义的风险因素。同时也发现72%RAO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52%RAO患者存在超声心动图异常。以上研究均提示心血管疾病和危险因素是RAO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

1.1 高脂血症、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增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脂类物质容易在血管壁内膜沉积,逐渐形成斑块。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管管腔狭窄,血液流通不畅。斑块钙化后导致动脉硬化,未钙化的斑块则容易脱落,运行至视网膜动脉则造成RAO。CRAO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正常值。

视网膜动脉是眼动脉的分支,眼动脉是颈内动脉的重要分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后,容易经血液循环到达同侧视网膜动脉,从而导致RAO发生。研究表明颈动脉狭窄>50%,其分支动脉进一步狭窄时发生RAO概率增加。

1.2 高血压

RAO在高血压患者中较为常见。高血压导致动脉血管管壁增厚、弹性下降、动脉硬化,使血管内皮缺氧受损,同时血小板聚集、活化并激活凝血因子和凝血酶,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后堵塞视网膜动脉则发生RAO。

视网膜循环系统与脑循环系统以及冠脉循环系统有着相似的解剖生理特征,所以高血压患者视网膜血管的变化与高血压不同时期全身血管的变化基本一致。高血压患者视网膜循环系统的特征性病变反映患者全身血管的病变。

1.3 房颤、冠心病及心肌梗死

房颤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微小血栓,这些微小血栓,随血液运行至视网膜动脉就会导致r a o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高脂血症,且多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与高血压均是r L o发生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房颤,冠心病是RAO的风险因素。心肌梗死患者伴发RAO心肌梗死患者伴发RAO是由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阻塞引起,但不排除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小动脉内血栓形成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此外。永存动脉干伴发RAO的患者,由于其解剖畸形,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也可形成血栓。心房粘液瘤及缺血性心肌病伴发RAO患者一般不存在其他RAO的风险因素。可能是心血管疾病所致,心源性栓子所导致RAO发生心脏介入术后,高龄患者或伴有心律失常,左心缘下段向左延伸,主动脉球突出的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大,RAO发生的风险也大。

1.4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目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经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RAO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非CRAO患者,且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一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可诱发氧化应激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二,同型半胱氨酸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持续收缩,使血管壁增厚,血管痉挛造成阻塞。三同型半胱氨酸一直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分泌,促进血小板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四同型半胱氨酸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使泡沫细胞产生增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的形成。现研究已证实,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负相关,补充叶酸可以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故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补充叶酸,可以从理论上降低CRAO发病率,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手段。

2 心脑血管疾病对RAO的影响

脑血管与视网膜动脉均在颅内,在工学方面有共同的来源。研究发现CRAO和BRAO与脑血管疾患显著相关研究发现CIN发生前1年后发生后1年是中风发生的高风险期研究表明,视网膜血管改变,可以作为脑血管疾病的1个标志,通过电镜,眼底检查能看到双末血管简便快捷,根据视网膜血管状态可以推测头颅血管状态还是那儿等利用荧光造影确诊55例21,患者其中17例有急性脑梗。核磁共振显示有散在的病灶。

3 终末期肾病对RAO的影响

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同时合并高血脂症,颈动脉硬化和斑块儿,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从而增加了发生RAO的风险。研究发现终末期肾病患者RAO发病率较非终末期,肾病组高4.49倍,伴高血压的终末期肾病,患者RAO发病率升高更明显。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局灶性或广泛性视网膜小动脉狭窄等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很常见,增加了RAO的发病率,视网膜微小血管与肾小球过滤组织有类似的结构特征及进化途径,因此可以通过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推测肾脏血管病变程度。

4 头颈部放疗及颜面部、眼周注射对RAO的影响

头部,头颈部放疗增加了颈动脉运行至视网膜动脉可能会导致RAO发生。此外,近年来随着整容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面部注射如玻尿酸,自体脂肪,羟基磷灰石钙等以满足对美的追求。羟基磷灰石钙是一种短效填充材料,通过注射进入血管成为栓子,不仅可以引起BRAO,也会造成部分眼肌麻痹以及多个脉络膜栓子形成。在注射压力高于心脏压力的时候,填充物从外周血管进入中心血管,停止注射后,填充物随着血液流向外周动脉分支导致栓塞发生。

5 其他

见动脉瘤对视网膜动脉产生压迫时,促进栓子形成,栓子堵塞动脉血管可能导致RAO,眼眶蜂窝织炎时炎症引起水肿,压迫视神经及动脉血管,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最终研发而忧。国外有报道RAO为首发症状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历出血或血栓形成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主要临床表现血小板聚集,活化并激活凝血因子和凝血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一般发生在小血管动脉较常见。因此人们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能是RAO发生的风险因素。免疫性疾病患者免疫调节失去平衡,机体免疫应答以及人体各系统均受到影响,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合并RAO亦有报道。长期卧姿(俯卧)也是RAO的风险因素。部分需要全身麻醉的脊柱手术患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俯卧,眼球受到直接压力或眼球压力增高,也会导致CRAO发生。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刘文
刘文 主治医师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