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的“事事非非”
一、概念:指(趾)甲周围即甲沟部位形成软组织感染,称为甲沟炎(Paronyehia)。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腐物寄生性真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

二、病因
1、致病菌感染
鞋子过小或过硬压迫局部
卫生习惯不良
修剪指甲不当
外伤
体重过大等
2、嵌甲 局部甲沟缝引流不畅,细菌蔓延至甲下,形成化脓性甲沟炎或难治性甲沟炎。

三、甲沟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甲沟红肿、疼痛,伴炎性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化脓感染时可见黄白色脓液。
甲沟炎的临床分期
经典的甲沟炎分期将指(趾)甲感染分为4个不同阶段。
I期:指(趾)甲结构完整,侧甲皱襞红肿,角化增生,无渗液,趾甲边缘可埋至红肿的皱襞中,挤压甲周可有疼痛感。
Ⅱ期:指(趾)有较明显的变形,疼痛持续加重,有血清样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有时有臭味。有少许肉芽增生,分开甲周组织可显露侧甲缘。
Ⅲ期:指(趾)甲严重变形,甲板平面低,炎性肉芽肿形成,分开甲周组织不能显露侧甲缘,又称为嵌甲型甲沟炎。
Ⅳ期:由于反复多次拔甲,甲面积明显减少,两侧甲周有色素沉积,慢性嵌甲型甲沟炎形成,或出现螯钳样趾甲。

四、甲沟炎的治疗方法
甲沟炎容易反复发作,嵌甲、引流不畅、真菌感染是甲沟炎复发的主要因素。
1保守治疗
甲沟炎早期指(趾)甲一侧轻度疼痛和红肿,可行保守治疗。如外用抗生素软膏,或碘伏外敷、浸泡法等。对于慢性甲沟炎,尤其是真菌感染者,要同时治疗灰指甲,保持脚的干燥,穿宽松透气的鞋子。
2手术治疗
甲沟炎处理不及时,或经保守治疗后无好转,且已有脓肿者,可在指甲沟处做切开引流。甲根、甲床下积脓者,应拔甲。


3全身用药
如合并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者,则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五、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剪指甲不宜过短、过深;
3、避免踢伤等局部外伤;
4、不要随意拔除甲周倒刺,一旦出现甲周倒刺要用剪刀剪;
5、平时注意指(趾)的养护,洗手、洗脚后涂抹防护类产品(美浮特滋润修护凝胶),可增强甲沟周围皮肤的抗菌能力。

本文是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