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齐文斌 三甲
齐文斌 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中医院 疼痛科

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58临床观察例

2742人已读

(河南省作焦市中医院疼痛科 河南焦作454150)

摘要:目的 观察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患者患侧在上,侧卧于x线透视台上,在x线引导下,将射频套针穿刺到所对应脊神经后支,行射频去神经术。 结果 共治疗58例,优良率100%,六月后随访49例,优良率96%。 结论 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效果满意且安全。

关键词: 射频去神经术 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 脊神经后支

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是门诊最常见的疼痛性疾病,绝大多数找不到确切的病因,传统保守治疗效果差或不持久,作者应用射频去神经术治疗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58例,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58例中,男33例,女25例,病程最短3月,最长26年,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单侧颈痛7例,双侧颈痛51例,临床诊断为急慢性扭伤6例,颈肌劳损12例,枕神经痛8例,棘间韧带劳损9例,颈肋综合症3例,小关节紊乱9例,颈肌筋膜炎11例。

1.2临床表现:有长期低头工作劳损史,或颈部过屈过伸外伤史,颈项强直、疼痛,活动受限,有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昏、视物不清、眼震、面部麻木等头颈综合征。

1.3体征:在主诉痛区常无压痛点,而在其相关的颈椎棘突中线旁2cm左右的深部骨板上,可发现明显的压痛点,部分患者该处肌筋膜隆起或呈条索状,僵硬伴压痛,伸展脊椎关节和患侧屈曲等活动可诱发疼痛。触诊可有颈椎侧弯,颈部僵硬活动受限,听诊有颈椎关节弹响。神经学检查正常,如臂丛牵拉试验和挤压试验为阴性。

1.4x线:X线片显示生理屈度变直,颈椎前凸减少或消失或反屈,或椎间隙后缘增宽,椎体可侧方移位,侧位片显示双边影。

1,5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体征、x线所见并除外炎症、肿瘤、结核、椎间盘突出、脊椎滑脱等疾病,即可诊断。

1.6疗效评价:优:疼痛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良:疼痛明显减轻,恢复基本工作和生活;差:疼痛无明显减轻,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2治疗方法:

2.1定点:颈部小关节上的疼痛区大多是真正的小关节疼痛,颈肩痛需毁损c3~c6的脊神经后支,头痛需毁损c2~c3的后支。

2.2体位: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向上,头下加垫,以保持颈部与透视台平行,患者头取轻度过伸位。将x线球管对准所要穿刺的节段区域。

2.3穿刺及射频毁损:取患侧的后外侧入路进针,在侧位间断透视下,沿治疗节段棘突水平的胸锁乳突肌后缘处,以1%利多卡因充分皮表麻醉,用0.8x12cm射频套针,向前内侧进针,直至呈切线位抵达关节柱,旋转c型臂10~15°,取左前斜或右前斜位透视观察,以确定针尖抵达关节柱。实施c3~c6内侧支的治疗,应保持穿刺针尖位于关节柱最大前后径连线的前部,并仍位于椎间孔的后方。C2、c3的内侧支毁损,应使穿刺针尖位于c2~c3椎间孔后缘,在c2~c3关节突骨面上,间隔1mm取3点毁损。穿刺成功连接射频疼痛治疗仪,设定刺激参数为0.5v—50Hz,2v—2Hz,行感觉和运动神经刺激,观察患者反应,直到诱发出与平时一致的疼痛或压迫感,而且无上肢或面部的运动性或根性疼痛后,即证实穿刺到位。分别经套针内注入2%利多卡因各0.5ml,开始行射频去神经术,设定温度为70°—30″、75°—30″、80°—90″。射频完毕,分别自套管针内注入地塞米松各1mg.。

3结果:

共治疗58例,其中单侧7例,双侧51例,一次治疗疼痛即消失46例,有12例一周后进行了二次治疗,优良率100%,无神经、血管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6月后随访49例,优良率96%。

4讨论:

颈项部疼痛病因很多,目前能找到确切病因的只有15—20%,如肿瘤、感染、风湿、骨质疏松、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骨折等,绝大多数颈项部疼痛还找不到明确的病因。【1】颈项部的疼痛,常常诊断为急慢性扭伤、颈肌劳损、脊间韧带劳损、颈肋综合征、小关节紊乱综合症、颈肌筋膜炎等,因脊柱退行性变、小关节骨质增生、骨质疏松、颈椎间隙变窄、或颈肌筋膜挛缩等,导致颈椎小关节变形牵拉、压迫或刺激了脊神经后肢,而引起的颈项部疼痛,通称为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

颈椎小关节疼痛综合征的传统疗法有中医按摩、针灸、理疗、局部封闭、神经阻滞、应用止痛剂等,疗法简便但疗效差或不持久,目前较先进的治疗是小关节射频去神经术微创介入治疗。射频去神经术在治疗小关节痛方面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2】自从shealy完成第一例射频去神经术,射频技术几经改进,使得射频小关节去神经术日臻成熟。颈神经后支的长期慢性损伤,可导致所支配颈部肌群的持续痉挛和纤维化,痉挛的颈部肌群,可使颈神经以及臂丛神经部分或全部受到卡压,患者为缓解疼痛而被迫长期采取强迫体位,后期常常出现颈椎及其周围支持组织的退行性变。因为颈部小关节上的疼痛区大多是真正的小关节疼痛,所以在患者疼痛症状相对应的颈椎旁深部的颈部小关节上的压痛区,往往就是需要治疗的脊神经后支节段。但在皮肤外按压的颈部小关节定位并不精确,小关节疼痛与多节脊神经后支有关,所以需要做c3~c6四个节段的射频治疗。若伴有头面部疼痛症状则需毁损c2~c3的后支。【3】

射频去神经术具有微创、快速止痛等特点,借助射频仪的电刺激试验功能,使电极针远离运动神经,通过调节射频输出功率的大小,设置作用温度,能精确控制毁损的范围,从而只毁损痛觉纤维,不毁损运动纤维,达到长久的治疗作用。注射地塞米松可起到减轻局部水肿,消除局部无菌炎症的作用。作者采取c臂引导下穿刺,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痛苦小,治愈率高等优点,由于毁损区域和毁损温度可控,手术风险很小,甚至可以对门诊患者施行。

参考文献

1 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27~129

2 孙刚,郑召民。影像引导下脊柱介入诊疗技术。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9~50

3 卢振和,高崇荣,宋文阁。射频镇痛治疗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1~58

作者简介 齐文斌,男,(1964--)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疼痛,联系电话:13603449536

电子邮箱:qwb26@163.com

齐文斌
齐文斌 副主任医师
焦作市中医院 疼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