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邬雪松
主治医师
固始县中医院
心内科
脑卒中(中风病)是怎么得的?
991人已读
中风的学名叫做“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也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脑梗死和脑出血。
引起中风的原因很多,例如年龄增长、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缺乏运动、持续精神紧张等等。其中最最重要的是高血压。
首先,高血压是导致脑出血的最重要原因。道理很简单,如果血压持续增高,颅内血管薄弱处就有可能被“崩裂”,于是发生脑出血。所以只要血压升高一定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有的人血压高达180 mmHg以上,因为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就不治疗,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血压增高就有危害,就应该及时治疗,否则就有发生脑出血的潜在可能。
其次,高血压也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之一。血压持续升高,会使脑血管的内皮损伤,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会乘机而入,逐渐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如果粥样斑块破裂就会继发血栓,从而导致脑梗死。由此可见,积极防治高血压对于预防脑梗死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高血压外,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多种因素也会导致中风。因此,只要存在上述危险因素就要及时干预,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本文是邬雪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