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冯学泉 人已读
首先说明一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 PBC)技术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1978年Mullan就发明了该项技术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近年来该项技术逐渐兴起,主要是因为影像学的进步使得穿刺定位更准确,设备的进步使得穿刺操作更安全,经验的增多使得穿刺治疗的效果更完美。PBC技术尤其适用于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VD)术后复发或者高龄不能耐受或惧怕开颅手术者。
先谈谈该项技术的优点:微创、疗效好、费用低(3万元以内)
1、微创:Mullan创立此术式的最初理由是该方法在技术上简单易行,较最常使用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电凝毁损术更省时,并且不需要病人清醒合作,这是基本优点。此后的研究发现这种方法还有一些优点,与其他经皮穿刺手术一样,避免了开颅手术所具有的虽然不多但可以致残、致死的并发症;与其他经皮穿刺手术不一样的是,穿刺导针不进入卵圆孔,因此避免了误穿刺颅内结构成的并发症;该方法也不会造成角膜感觉丧失,避免了角膜炎并发症;最后,由于手术在全麻下完成,排除了其他经皮穿刺手术固有的疼痛不适及精神压力。PBC技术是从口角外侧用一个钝头的针进行穿刺,X线透视下针尖到卵圆孔,然后球囊送球囊到三叉神经半月节,造影剂充盈球囊进行压迫。整个操作只是面部一个针眼,如果穿刺顺利,整个操作过程也就10分钟左右。
2、疗效好:PBC技术的疗效和MVD相当,且可以重复操作。射频治疗需要病人清醒配合,穿刺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射频治疗复发率相对高,因此一般射频治疗复发的病人不愿意再次接受射频治疗。此外,射频对于三叉神经痛第一支患者无效,球囊压迫三支病变均有效。
3、费用低:由于是微创操作,时间短,不需要开颅手术,病人住院时间短,整体费用低,费用主要包括麻醉、手术费用和材料等费用。
说了这么多PBC的优点,这里也要介绍一下它的缺点:
1、毁损性手术:PBC虽然微创、疗效好,但本质上和射频一样,是对三叉神经的一种毁损性手术,会产生面部麻木、有些病人会有咀嚼肌无力等症状(一般3个月可以恢复),所以,对于年轻的病人,我们还是推荐首选微血管减压手术,这是对因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根治三叉神经痛而不遗留任何症状。
2、需要全麻:虽然绝大多数病人都可以安全的接受全身麻醉,但对于一些高龄患者全麻风险还是会增加,因此良好的麻醉评估非常重要。
3、操作时可造成心率下降,对于心血管病风险较高的病人操作有诱发心脏疾病的风险。
本文是冯学泉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