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联生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脑血管病

脑血管病系列5 脑梗塞

发表者:周联生 人已读

脑梗塞分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种类型。

脑血栓形成的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斑的基础上形成的血栓,是慢慢形成的,一般情况下,发病比较缓慢,通常在数小时到2-3天达的高峰,而脑栓塞血栓的形成是别处,大多来自心脏内壁和近心端血管壁上的血栓脱落,血栓顺着血流卡在内径较小的血管处,血流立即中断,发生的非常快,患者表现为活动中突发倒地,肢体瘫痪,部分患者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80%-90%,脑栓塞是脑梗塞的少见类型,大约占10%-20%。

脑血栓形成的表现比较复杂,根据血栓形成的速度和阻塞血管的部位和大小不同,表现各异,脑血栓形成的主要类型如下。

1、完全性卒中:脑血栓形成发展速度快,发病后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较严重,进展较迅速,常于数小时内(<6h)达到高峰。

2、进展性卒中:脑血栓形成发展速度较慢,发病初期症状较轻,但呈渐进性加重,一般在一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才发展到症状高峰。

3、大面积脑梗死:通常是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的血栓形成,表现病灶对侧完全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向病灶对侧偏盲。

4、小梗塞:脑的小动脉血栓形成,脑梗死的体积小,症状比较轻。

5、腔隙性脑梗塞:指的是梗死灶直径小于20毫米,最多见的是5-7毫米的脑梗塞,症状轻微,有的甚至不被患者察觉。

6、出血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灶内的动脉坏死,血管壁扩张变薄,血液渗出,大多数量不大,常见于大面积脑梗塞后。

7、多发性脑梗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脑血管同时形成血栓,引起的脑梗塞。

脑血栓形成的发病形式比较缓慢,大多在夜间或静止状态下发病,清晨起床或起来活动是才发现,并进行性加重,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及时治疗,大多在发病2-3天后达症状高峰。

患者在发病前数天多有疲乏无力,思睡、不想活动和情绪变化,有的会出现一过性语言不清、肢体麻木无力,数秒、数分钟恢复的表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脑血栓形成的先兆。

脑血栓形成的表现可为两大类,一类是颈内动脉系统的血栓形成的表现,另一类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表现。

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最典型表现是语言障碍和三偏征,即偏身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偏侧视觉障碍。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最典型的表现是构音障碍、进水呛咳,眩晕、步态不稳,严重时四肢麻木无力,多组脑神经麻痹等。

二脑脑栓塞的栓子来源主要来自心脏,最常见的慢性心房纤颤、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二尖瓣脱垂、心脏黏液瘤、心脏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间隔缺损。非心源性的栓子主要来自主动脉弓及其发出的大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其他较少见的有:肺静脉血栓、血管内诊断治疗时的血凝块或血栓脱落、癌性栓子、寄生虫虫卵栓子、异物栓子、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也可发生脑梗死。还有大约30%的栓子来源不明

三脑脑栓塞发病急骤,是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的一种,大多数患者病前无任何前驱症状,活动中突然起病,绝大多数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病情发展到最高峰,约半数患者起病时有一过性意识障碍。

脑栓塞的栓子多数发生在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最常见,其原因在于颈内动脉的血流量无大于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子多随着血流量大的血管流动。脑栓塞表现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栓子的大小、数目和部位,多数表现为颈动脉系统的语言不清和三偏症状,少数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如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交叉性感觉障碍和交叉性运动障碍。

本文是周联生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