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
-
血脂的调控与中风的预防
一.血脂异常与卒中的流行病学 我国内地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已达18.16%,目前约有1.6亿血脂异常患者。血脂异常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冠心病人群中,随着胆固醇水平的增高,缺血性卒中的危险也增加。总胆固醇水平每增加1mmol/L,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增加25%。二.血脂异常的检出 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的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月测定1次血脂。 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⑴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⑵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⑶有冠心病或动脉粥样硬化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冠心病或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者。⑷有皮肤黄色瘤者。⑸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三.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⑴对已有卒中或冠心病危险因素(或病史)的患者以及家族型高脂血症患者应定期(3~6个月)进行血脂检测(TC、LDL-C、HDL-C、TG等)。 ⑵根据患者有无脑卒中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及血脂水平决定治疗方式。患者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lifestylechanges,TLC)是治疗血脂异常的首要步骤,必须贯穿治疗的全过程。TLC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总热量的7%)和胆固醇(<300mg/d)的摄入、选择能加强降低LDL效果的食物,如植物甾醇(2g/d)和可溶性粘性纤维(10~25g/d)、戒烟、减轻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等。 ⑶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血脂异常的分型决定。单纯TC增高或以TC、LDL增高为主的混合型患者选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单纯TG增高或以TG增高为主的混合型患者选用贝丁酸类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肝肾功能,必要时测试肌酶,避免发生肌纤维溶解症的副作用。四.他汀类药物预防缺血性卒中的机制 调节血小板功能,抑制血栓形成;调节粥样硬化斑块的组成成分,提高斑块稳定性,使其不易破裂和形成血栓;保护内皮细胞。 五.血脂达标后,如何调整维持剂量?如何与患者沟通? 不同危险分层的患者LDL-C目标值不同。危险程度越高,需要达到的LDL-C目标值越低。极高危患者应强化他汀治疗,使LDL-C降至2.1mmol/L(80mg/dl),或降幅>40%;对高危患者应进行标准降脂治疗,使LDL-C降至2.6mmol/L(100mg/dl),或降幅为30%~40%。 1、血脂达标后,长期维持原剂量。因为患者只有坚持长期强化治疗,才能更多获益。一项对58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荟萃分析,计算了他汀治疗1~2年、3~5年及6年后,与不同LDL-C降低幅度对应的缺血性事件的减少情况。结果显示,LDL-C降幅越大,所需治疗时间越长,缺血事件减少程度越高。表明控制危险因素时间越长疗效越佳。 2、医生的正确引导可使更多患者规范使用他汀长期治疗。医生应从以下3方面对患者做出解释:①降胆固醇治疗的目的不是降低LDL-C,而是通过降低LDL-C减少心血管事件,不能将他汀仅仅作为降脂药。②胆固醇异常是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胆固醇水平会回升,因此需要长期治疗。③只有长期强化降胆固醇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事件。六、如何正确评价他汀疗效,合理选用他汀? 他汀的差异不仅是降低LDL-C疗效不同。不同他汀治疗时,在LDL-C降低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患者获益是不同的。 1、同等降低LDL-C,阿托伐他汀更显著地减少心血管事件。荷兰的一项回顾性分析显示,阿托伐他汀10mg组的累计无事件率最高,与其他他汀相比相对风险降低30%(图2)。由此可以得出,阿托伐他汀临床常用剂量比其他汀常用剂量能更大幅度地减少心血管事件。 2、同等降低LDL-C,阿托伐他汀治疗者获益更早。在MIRACL和PROVEIT研究中,早在120天和90天就显示了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益处,同时在PROVEIT中患者获益持续至24个月。 3、同等降低LDL-C,阿托伐他汀阻断斑块进展。REVERSAL研究比较了阿托伐他汀80mg/d和普伐他汀40mg/d对降低LDL-C水平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的影响。当LDL-C均降低50%时,普伐他汀组斑块仍在进展,而阿托伐他汀阻断了斑块进展。七、服用他汀类药物安全吗? 他汀类药物已广泛应用20年,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安全的。现有药物将平均LDL-C水平降低至1.8~2.1mmol/L(70~80mg/dl)的范围是安全的。现市售的他汀类药物在肌肉和肝脏安全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他汀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临床症状及ALT、AST及肌酸激酶(CK)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供参考:ALT>3倍正常上限,CK>5倍正常上限)。八、特别情况 胆固醇水平正常伴有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卒中高危患者,推荐他汀类药物治疗,通过他汀药物调脂外的机制,减少中风风险。有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应尽早完善血脂检查,基线LDL-C>2.6mmol/L(100mg/dl)者,建议他汀类药物治疗,将LDL-C降至2.6mmol/L(100mg/dl)以下,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 对于有确切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证据,或有动脉-动脉栓塞证据和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血性卒中/TIA的极高危患者(伴有冠心病、糖尿病、不能戒断吸烟、代谢综合征之一者),无论胆固醇水平是否升高,均推荐强化他汀药物治疗,应将LDL-C降至2.1mmol/L(80mg/dl)以下或LDL-C降低40%以上,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缺血性卒中/TIA患者应根据基线LDL-C水平和目标值,建议早期选用合适的他汀种类和剂量治疗。 有研究证据支持对于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建议长期持续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兼顾安全性的基础上,使LDL-C水平长期控制在目标值内,能够更有效地减少卒中/TIA的风险。(THE END)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6日 321 0 3 -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三)
三、高脂血症 在大对数人的眼里,血脂增高的人多是肥胖或者准肥胖者,不可否认,肥胖的人发生血脂增高的机会比瘦的人多,但不少“瘦人”的血脂也高得吓人,所以,我们不能以肥胖与否来断定一个人是否有血脂增高,一切皆以科学的检查手段为准。 一般而言,高脂血症指的是总胆固醇增高或甘油三酯增高又或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甚至是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皆增高。所以,高脂血症实际上包括了以下几种情况。(1)高胆固醇血症: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增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2)高甘油三脂血症: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而总胆固醇含量正常,既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正常。(3)混合型高脂血症:血清中总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含量或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增高。(4)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血清总胆固醇增高和低密度脂蛋白增高。 在以上几种情况中,尤以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对血管的损害最为严重。低密度脂蛋白在医学上被称为“坏的脂蛋白”,又被称为“丑陋的脂蛋白”,它极其容易引起脂肪沉积在血管壁上而致血管壁受损,从而导致血管粥样硬化,血管壁内膜受到破坏而变得不光滑,使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十分容易聚集在受损部位的血管壁上而形成血栓,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栓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血管腔变狭窄,如果影响的是心脏的冠状动脉,轻则引起心绞痛,重则引起心肌梗塞;如果损害的部位在供应脑部的颅内外血管,则会引起脑梗死。 需要提醒的是,高脂血症的患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这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极大的关系,要命的是,很多年轻人认为高脂血症是老年人的事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殊不知,高脂血症正悄悄地侵犯这部分年轻人的血管,从而导致中风的发病年龄前移,也是很多正值壮年的才俊精英心源性或脑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我还是老调重弹,建议30至40岁的人群,每年一次的、包括检查血脂在内的体格检查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减少日后出现严重疾病的最简单有效且省钱的方法。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6日 238 0 1 -
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二)
二、糖尿病 在广大民众心中,糖尿病的特点就是“多吃、多喝(水)、多尿、消瘦”,也即是所谓的“三多一少”,这也是教科书中描述的典型的糖尿病症状。 正如我前面所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是十分微不足道的,不少自以为很正确的事情,在临床中常常以各种不同姿态出现,稍有不慎,就会误诊、漏诊、误治,糖尿病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板。在我的临床工作中,糖尿病是我遇见最多的疾病之一,原因无他,就是因为糖尿病是中风最为危险的独立因素之一。 值得一说的是,不少糖尿病患者并不是以上面典型的症状来找我看病的,他们来找我看病的时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糖尿病,在这群人中,最为常见的主诉就是“四肢末端的麻木”,当我最后告诉他们,这些麻木是因为糖尿病导致的末梢神经损害所致时,他们都感到很诧异:我没有多吃、多喝(水)、多尿、消瘦啊?!其实,很多疾病对人类的袭击往往是悄无声息的,糖尿病在很多时候也是如此。 糖尿病可以说是“百病之源”。糖尿病本身如果控制不好就可以致命,比如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等。由糖尿病本身引起的各种疾病就更多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糖尿病性眼底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糖尿病导致的难以控制的感染、糖尿病足等等,中风更是糖尿病“光顾的常客”。由此可见,糖尿病的危害性是多么的大,多么的可怕。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本身是一种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有身体其它的代谢障碍比如高脂血症、肥胖。这会令糖尿病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复杂性明显增加。 所以,养成定期做体格检查的习惯(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的人群)对于及早发现糖尿病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早发现、早干预性治疗是防止糖尿病进一步发展乃至进一步危害身体是重要且必要的。任何疾病在它“病在表”的时候进行干预,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糖尿病也不例外,对于像糖尿病这样对人体危害如此之大的疾病,如果我们不重视它,一旦发病,它肯定会对被侵犯的人群产生极大的危害。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26日 315 0 1 -
中风黄金救治时间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导致的疾病。它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近年来年轻人中风的病例也在增加。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非常短暂,一旦错过,可能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导致死亡。因此,了解并抓住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相关症状、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措施。一、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是指从发病到开始医疗干预的短短几分钟到几小时内。根据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对于缺血性中风(即由于血管阻塞导致的中风),最佳的溶栓治疗时间是在发病后的3到4.5小时内。而对于出血性中风(即由于血管破裂导致的中风),虽然不需要溶栓治疗,但及时的手术干预和重症监护仍然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二、中风的症状了解中风的症状是抓住黄金抢救时间的关键。中风的常见症状包括:1.面部异常:如口角歪斜、面部麻木或无力。2.肢体异常:如一侧肢体无力或瘫痪。3.语言异常:如言语不清、理解困难或失语。4.视觉异常:如视力模糊、失明或视野缺损。5.意识障碍:如昏迷、嗜睡或意识模糊。6.其他症状:如头痛、呕吐、抽搐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可能表明患者已经发生了中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三、急救措施一旦怀疑患者发生中风,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镇静:不要惊慌失措,保持冷静并尽快联系医疗机构。2.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或联系医疗机构,告知医生患者可能患有中风并描述相关症状。3.使患者平躺:让患者平躺并稍微抬高双脚,以减少血液流向大脑的压力。4.避免移动:除非有生命危险(如火灾、溺水等紧急情况),否则不要移动患者,因为移动可能加重脑损伤。5.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如有呕吐物应及时清理,以防窒息。6.记录时间:记录患者发病的时间,以便医生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四、预防措施虽然中风的发生往往是不可预测的,但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1.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定期监测血压并按时服用降压药物是预防中风的关键。2.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中风的风险,戒烟限酒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3.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4.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如散步、慢跑、游泳等。5.控制体重:肥胖是中风的一个危险因素,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来控制体重是预防中风的有效方法。6.管理糖尿病:糖尿病也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定期监测血糖并按时服用降糖药物是预防中风的关键。7.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和血管痉挛,从而增加中风的风险。因此,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放松心情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措施之一。五、总结与建议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非常短暂且宝贵,一旦怀疑患者发生中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同时,通过控制高血压、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预防措施可以降低中风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希望本文能为您了解并抓住中风的黄金抢救时间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
吕微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17日 46 0 0 -
安宫牛黄丸可以预防和治疗中风吗
一直以来,国人将安宫牛黄丸奉为圣药,几乎每个有条件的人家里都备有它,以防万一急用所需,而急用的用途就是用来治疗中风。 更甚的是,在病房常听见相邻床位的病人互相攀比谁吃的安宫牛黄丸多,并将这个数量作为病情是否得到好转,家人是否孝顺的一个重要指标。 安宫牛黄丸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吗?让我们跟随药典看看这个“神药”的组方和它的适用范围。 安宫牛黄丸组方出自《温病条辨》卷一上焦篇方。方剂组成: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用代用品)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金箔衣,黄芩一两。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每日二次,甚至一日三次。 适用于: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出血,败血症等。具有清热、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复苏及脑保护作用、抗惊厥作用。 很显然,这个组方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所致的热闭神昏。寒闭神昏不得使用!另外,由于本品处方中含朱砂、雄黄,不宜过量久服,久服对肝肾功能会有损害,所以,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对医学常识的了解不断的增加。 我清楚地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对安宫牛黄丸迷信的程度无以复加。到了现在,迷信它的人已经很少了,更多的人愿意相信现代医学对于中风的治疗。 但每每还是有人问起这样的问题,也常常见到相互攀比吃了多少安宫牛黄丸的事情发生。 更要命的是,一些迷信它的人,当他们的亲人发生中风的时候,不是及时送到医院,而是在家给他(或她)喂服用安宫牛黄丸。 一个,两个,三个......在家中翘首期待着安宫牛黄丸神效的出现,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是对自己亲人病情的耽误,而且是一种不可挽回的耽误。注:所有健康科普的文章均仅供参考,需要诊断或者治疗疾病时,务必听从主诊医生的建议。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1月02日 816 0 3 -
每年打针通血管两次可以预防中风吗
最近总是有人问这个问题。对于这个我回答了无数次的问题,对于这个令我专门写文加以说明的问题,深感很有整理出来展示给大家看的必要。希望各位朋友不要再沉迷在这样的幻想中。 什么时候接触到这个问题我已经记不清楚了,有多少人问这个问题我更记不清楚了,最近这样的问题还是常常出现在我每一次的出诊中,可见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这么简单了,它已经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存在于广大的城镇乡村,并且有向小中城市蔓延之势,甚至一些大医院也不能幸免,所以感觉很有必要写一写,以免那些已经中风或者已经有中风危险因素存在的人群走进这个误区而延误本该进行的治疗和预防。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有病变的血管就好像充满污物的下水道,针水就好像加了洗洁精的水一样,打针就可以把肮脏的血管冲洗干净。 其实血管堵塞没有那么简单,微小动脉在堵塞前往往会产生玻璃样变,就如同在下水道内壁再贴一层砖,使管腔越来越细,最终使血管堵塞,而这种玻璃样变是不可逆的。 而中、大动脉的血管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破坏了血管内膜,脂质沉积在内膜形成粥样斑块,斑块不仅使血管变窄,斑块本身也容易脱落,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堵塞血管而发生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所有这些变化都与我以前的文章提到的中风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有关。 对于这种情况,病人们是需要长期用药物以减少斑块的生成并且稳定已经生成的斑块使其不易脱落,每年一次或者多次的中成药输液,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病变的血管,也起不到预防血管堵塞的作用,更说不上把血管打通了! 再说,任何药物都有它的半衰期,所谓半衰期就是药物有效的时限,目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口服或者静脉用药能够维持疗效长达半年之久,光是这一点,一年通两次血管就可以预防中风这一说法就显得荒谬可笑,更是站不住脚了! 最后来扒一扒并展示一下那些神奇的“通血管”的药物。从我的病人口中,那些“医生们”向他们推荐和使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维脑路通注射液、路路通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这些药物都是中成药的提取物做成的针剂,而且几乎都有一个“通”字!多么神奇的国度!多么神奇的命名!果真如此,这些神奇的“国宝”早就杀向世界,而不用躲在基层医院和小中城市蒙骗百姓了。 醒醒吧!也该醒醒了!!!因为生命只掌握在您自己的手中,如果您不擦亮双眼,不仅钱没了,健康和生命也远你而去。注:所有健康科普的文章均仅供参考,需要诊断或者治疗疾病时,务必听从主诊医生的建议。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6日 535 2 2 -
原来不是脑梗死在作怪
昨天确实很忙,很多初诊的病人,特别是最后一个病人,是一位61岁的、远途慕名而来的病人。这位病人在当地看了好几家医院,做了头部磁共振,发现有腔隙性脑梗死,于是,接诊医生便按照“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治疗,但病人的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继续加重,在他的好几位朋友的介绍下,他终于下定决心,从远路赶来,找我看看。病人的主诉是感觉双手麻木2个多月,并且逐渐加重,波及到右侧下肢的足底部,然后从足底部向上蔓延。病人没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史,言谈中,病人对脑梗死的诊断还是坚信不疑的,他的想法是,希望我能换一种更好的药,来治疗这个“脑梗死”。不过,我听完他的主诉,心中却有了另外一种想法,我并不认为,这个病人的腔隙性脑梗死,不会导致病人出现如此的症状。是的,我认为,这样的症状的背后,一定有其它原因,而不是脑梗死!于是,我为他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果然,病人的体征很明显,双侧上肢肱二头肌反射减弱,肱三头肌反射亢进,双侧上肢的病理征阳性。很显然,这是脊髓损害的体征,而且,损害的脊髓平民,以我的判断,很可能在第5脊髓及以上(最终的报告也证实了我的判断)。我马上开出颈椎磁共振的检查单,这个时候,已经快下午三点了,我也很累了,不能再等,于是,我教会了患者的儿子如何使用“好大夫在线”手机APP,叫他下午有结果的时候,发给我看看。下午起床后,果然收到他发到好大夫在线上的检查报告,下面是检查报告的截图,报告显示,颈椎的病变还是很明显的,而且,脊髓也受到明显的压迫。我在好大夫在线上指导他到附属医院骨科就诊,这种情况,药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也是病人的病情越来越重的原因。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1日 411 0 1 -
预防,预防,还是预防
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没有之一。一旦发生中风,重者,病人会死亡,轻者,病人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后遗症,影响到病人的生活质量。因为对中风的恐惧,很多人相信所谓的预防中风的“偏方”,并按照偏方的方法进行中风的预防。最终的结果,反而是逃不掉中风的噩运。可以导致中风的基础疾病或者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是不可干预的,比如年龄,性别等。但是,有很多因素,是可以通过及时干预,从而达到预防中风的目的。对于中风的预防,一般分为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所谓一级预防,就是在发现患者有可能导致中风的危险因素时,及时介入,进行干预性治疗,从而防止中风的发生。而二级预防,则是在病人发生中风后,为了防止第二次中风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手段进行干预性治疗。很显然,一级预防要远比二级预防好。可是,我在临床上看到的,却是骨感的现实,那就是,不少病人是发生中风后,才肯接受正规系统的二级预防的。这样的结局,令人扼腕叹息。目前,比较明确的,能引起中风的、且能进行干预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高血压病;第二,糖尿病;第三,高脂血症;第四,高尿酸血症;第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第五,伴随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形成的心房纤颤。以上这些因素,我都曾经有专门的文章进行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我的公众号《妙手书斋》里的文章,我相信,这些文章,对有需要的人,是有帮助的。如果丧失了一级预防的机会,千万不要再丧失二级预防的时机。一旦发生二次中风,就算能救回来,对病人而言,也是一种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一种生不如死的难受和绝望。前段时间,一位病人的女儿,拿着她母亲的头部CT和MRI照片,到门诊找我。当我在读片灯上,看见双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死时,知道,这样的情况,病人一定很糟糕了。果然,病人的女儿告诉我,第一次中风,病人左侧肢体瘫痪。现在是第二次中风,至今已经一个多月,病人还处于昏迷状态,还在ICU里抢救,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告诉她,这种情况,我实在是无能为力。别说能不能用药使病人醒过来,病人的生命能不能保得住,我也不敢给予肯定的答复。生命其实很脆弱,医生其实很无奈。在脆弱的生命面前,医生能做的,其实并不多。特别是,如果没有把握好稍纵即逝的、预防的机会,医生更是无能为力。所以,对于中风,我还是再强调一次。预防,预防,预防。是的,重要的事情,必须说三次甚至更多次。做好中风的预防,任何时候,都不为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人生,没有重来的可能。
许志恩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10月20日 446 1 3 -
中风有哪些症状?
黄世敬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11日 52 0 1 -
脑出血就是脑梗?大错特错!
脑出血和脑梗完全不一样,脑出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长期的血压波动,导致脑动脉硬化,脑血管的弹性下降,当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后形成脑出血。脑梗是因为脑血管被其他东西堵住了,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坏死。最大的差别就是,一个是出血性疾病,一个是缺血性疾病,千万别搞错了。
柴祥医生的科普号2024年09月06日 132 0 0
脑梗塞相关科普号
廖一夫医生的科普号
廖一夫 医师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24粉丝4982阅读
李业生医生的科普号
李业生 主任医师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淄博医院
神经外科
30粉丝2.2万阅读
姜宏佺医生的科普号
姜宏佺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222粉丝2.2万阅读
-
推荐热度5.0陈飞 副主任医师宣武医院 神经内科
颈动脉狭窄 146票
脑梗塞 120票
脑血管病 45票
擅长: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以及介入支架治疗;房颤,卵圆孔未闭导致的脑栓塞;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 颈动脉斑块,高脂血症的强化治疗。 颈动脉闭塞,椎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基底动脉闭塞,烟雾病,夹层等脑血管闭塞的造影评价 急性脑梗死的取栓,溶栓治疗 -
推荐热度4.5杨中华 主任医师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病学中心
脑梗塞 49票
脑血管病 22票
脑出血 7票
擅长:脑血管病及危重症,脑梗塞,脑出血,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脑动脉狭窄,脑白质病变,蛛网膜下腔出血,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等,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开颅术后或者血管内介入术后的管理,重症脑血管病;重症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手术后颅内感染,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重症格林巴利和无力,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促醒管理等;神经危重症脱机困难,并发症管理包括高颅压、脑水肿等各种神经危重症 -
推荐热度4.5李轶 主任医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脑梗塞 61票
脑动脉瘤 40票
脑外伤 34票
擅长:1. 致力于脑梗急救流程和绿色通道的建立,擅长急性脑梗的静脉溶栓、取栓再通手术,率先建立脑梗救治单元,高度重视脑梗的预防和筛查工作,专注于慢性脑缺血的药物、介入、手术三位一体、一站式的防治工作。 2. 掌握全部脑中风的救治技术,擅长颈动脉狭窄、椎动脉狭窄、脑动脉狭窄、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脊髓血管畸形等脑脊髓血管病的治疗。 3. 充分发挥了药物、神经介入与外科手术联合救治的优势,简化治疗过程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大大提高了脑中风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每年特邀在国内外大会上进行脑血管病救治专题发言。 4. 是国内较早拥有脑梗取栓术及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术教学资格的医师;在国内较早开展取栓手术及各种血管成形术治疗急慢性脑梗,并对取栓手术进行优化;使用杂交手术室进行复合手术治疗复杂脑血管病,大大提高了复杂脑血管病手术的安全性,简化治疗过程并缩短治疗时间,降低了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在国内率先开展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5. 实时跟进国内外新技术和新理念,近5年开展11项九院首例脑血管病手术:①3D结构光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出血手术 国内首例②国产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动脉瘤 九院首例③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九院首例④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九院首例⑤经颈动脉穿刺急性脑梗取栓手术 九院首例⑥机器人辅助脑出血手术 九院首例⑦脑中风昏迷后脊髓电刺激催醒术 九院首例⑧脑膜中动脉栓塞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 九院首例⑨椎动脉专用药物洗脱支架手术 九院首例⑩OCT指导下神经血管支架植入术 九院首例⑪经眼上静脉穿刺栓塞硬脑膜动静脉瘘 九院首例 6. 擅长颅内肿瘤、复杂颅脑外伤、颅神经疾病、功能性疾病等神经外科常见病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