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幼林_好大夫在线
微信扫码

微信扫码关注医生

有问题随时问

收藏收藏

医学科普

脂肪肝的发生与进展:与哪些因素有关

发表者:邵幼林 人已读

脂肪肝非小事

随着肥胖的流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成为全球第一大肝病,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脂肪肝的患病率仍将进一步增加。脂肪肝并非小事,可能进一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先天因素

脂肪肝存在家族聚集性,甚至存在“遗传性”。脂肪肝在家族中的遗传可能性估计为20%~70%,其中PNPLA-3基因型能解释10%~12%的脂肪肝形成。在美国肥胖青年人群中,42.9%和59.6%的白种人和西班牙裔人患脂肪肝,而非裔美国人只有15.7%患脂肪肝。近年来,中国脂肪肝患病率大幅增加(达27%),超过了美国,可见中国人抗脂肪肝的基因先天不足,稍一放纵,就会患脂肪肝。

预防肥胖从妈妈抓起

澳大利亚一项妊娠队列的研究发现,15.2%的17岁青少年患有脂肪肝。如果妈妈孕前肥胖,那么她生的女孩在17岁时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3.46倍;如果妊娠前18周孕妇体重增加大于6.0千克,那么她生的女孩在17岁时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1.1倍。所以,不仅为了自己,还为了你未来的孩子,备孕妈妈们一定要警惕。

出生时家庭经济状况

一项研究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西方家庭中的男性青少年患脂肪肝的风险增加。这主要与充足的西式饮食供给、家长缺少相关知识和时间约束孩子有关。这种情况在中国也正在发生,如果不加以指导和控制,将来可能会出现众多的“穷胖子”。

减少肝内脂肪,要主动出击

还没有肝纤维化的脂肪肝患者,如果肝内脂肪多(通过磁共振测脂肪的方法MRI-PDFF≥15.7%),有38.1%会在1.75年后发生肝纤维化;肝内脂肪少(MRI-PDFF≤15.6%%)的患者,只有11.8%发生肝纤维化,肝脂肪含量高使肝纤维化发生风险增加6.7倍。因此,脂肪肝患者要“主动出击”,“主动”把体重和肝内脂肪降下来。有时候,当肝纤维越来越严重时,肝脂肪含量可能会“自动”减少,但这反而代表疾病加重了。

别等肝纤维化严重了,才重视

病毒性肝炎有一条“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路。最近一项脂肪性肝炎的多国队列研究显示,F3纤维化、Child-Pugh评分5分和6分的肝硬化患者,非肝移植10年生存率分别为94%、74%和17%。44%的脂肪肝肝硬化患者会在10年内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细菌感染和肝昏迷等晚期肝硬化的表现,而F3纤维化患者只有6%;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发生率为 17% ,而F3纤维化患者只有2.3%。

别让肝细胞癌悄悄靠近脂肪肝

脂肪肝不但会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而且也会发生肝癌。一项研究显示,脂肪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是没有脂肪肝者的7.62倍。而且,患者年轻时(≤30岁) 越胖,后半生患肝细胞癌的风险越高。BMI每增加5 ,后半生患肝细胞癌的风险增加1.31倍。当然,如果能有效减重,则可以降低将来发生肝细胞癌的风险。

本文是邵幼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收藏
举报
×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分享该文章

发表于: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