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何勍 三甲
何勍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管外科

抗凝药物及其监测

6714人已读
抗凝、溶栓治疗的监测
抗凝溶栓治疗应该在规范、科学的监测下进行,既不能因剂量不足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也不能因剂量过大而发出血。临床上常用的监测有如下几种: (1)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要求较正常对照组延长1·5~2·5倍(人可以控制在1·5~2·0倍)后可以达到最佳的抗凝效果而出血风险最小。APTT达到1. 5倍时被称是肝素起效阈值,APTT应该每6h检测1次。(2)ACT(活化凝血时间):正常参考值为74~125s,在体外循环下维持为360~450s。当>500 s或出现出血现象时,可以用鱼精蛋白中和,使之达到80~120s内。(3)PT(凝血酶原时间):正常为11~13s,在治疗期间应该维持在25s内。(4)国际正常化比值(INR):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口服抗凝治疗监测的统一标准: INR= (病人PT/平均正常PT)ISI, ISI是国际敏感度指数。对于国人来讲, INR控制在2·0~2·5为宜,当INR为4·0时,出血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当INR是5·0时,病人处于出血的危险状态。有学者将364例DVT病人被分成两组,口服华法林6个月。组1: 192例(52·7% ), INR 1·9~2·5。组2: 172例(47·3% ), INR 2·6~3·5。结果:小量出血:组1为1·04%,组2为4·06%。较大量出血:组1为1·04%,组2为6·03%。两者差异明显(小量出血:鼻衄、皮下出血。大出血:胃肠道出血、关节积血等)[10]。降低INR有3种方法:①停用抗凝药:停药后INR从2~3 d降至正常须4 ~5d。②口服维生素K11·0 ~2·5mg/d,可以使95% INR在4~10之间的病人24h内降低。③在应用华法林严重过量或已出现较严重出血情况下,最快速有效方法是输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复合物。(5)抗凝血酶活性(AT:A)测定:肝素的抗凝血作用主要依赖于AT(抗凝血酶),正常血浆AT:A是80% ~120%。当AT∶A低于60%时,肝素效果减低,当低于30%时,肝素几乎失去了抗凝作用。因此在应用肝素过程中,务必要保持AT∶A在80%左右,如<60%,要及时补充血浆或抗凝血酶
制剂。(6)纤维蛋白原测定:是溶栓治疗的主要监测指标,正常为2 000~4 000mg/L。如<800mg/L可导致出血
何勍
何勍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血管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