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人头痛的青年高血压,如何防与治?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威胁青年群体的健康。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3亿多例,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34%,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其增高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提高对青年高血压病的认识,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年高血压的危害?
临床上多数研究提示,15-30岁为青年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如果高血压不经治疗,平均缩短寿命20年。高血压是个慢性病,不治疗高血压一年两年也许不会发生什么危害,但十年二十年后一定会出现严重的损害。主要高血压靶器官包括心、脑、肾、眼底和大动脉。可出现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蛋白尿、肾衰竭、眼底出血、动脉硬化狭窄等。一旦出现就几乎不可逆转,而且高度致残和致死。不要等那一天悔之晚矣。
青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在我国高血压病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下,需充分了解青年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了解其特点及预后,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治:
①遗传因素,部分高血压患者本身有多基因遗传情况,成为高血压发病主要原因;②精神因素,如焦虑、激动、精神过于紧张等,易引起高血压;③年龄因素,一般年龄增长下发病率逐渐上升;④生活习惯因素,如饮酒过量、低钾饮食以及食用过多钠盐等;⑤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常见原因有肾血管性高血压(首要原因)、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⑥其他疾病因素,如甲状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糖尿病以及肥胖等。从高血压临床表现看,常见症状以心悸、疲劳、头痛、头晕等为主,且血压升高,特别在劳累或紧张下,更易使血压增高。对于血压在短期内呈中-重度升高的青年需筛查肾血管性高血压。若未及时治疗控制,极易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青年高血压的防治?
一项临床试验证实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表明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数有心血管病家族史,从比例上看,男性高于女性。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数出现血脂异常及高尿酸血症,同时,肥胖、吸烟及饮酒、缺乏运动、工作及精神压力大,均会导致青年高血压的发生,极大的危害了青年人的健康,因此对于青年高血压患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调整生活方式是青年高血压的治疗基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可控的危险因素,是防治青年高血压的必要前提。
②临床上单纯的生活方式调整已不足以控制血压,需联合药物治疗。
③主流降压药对肝肾功能影响很小,高血压本身才是肾功能损伤的主因。
④高血压治疗不以症状为标准,以血压为标准,目标血压为小于140/90mmHg,如能耐受,建议青年高血压应降至130/80mmHg。
⑤高血压可防可控,应科学面对。
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尝试“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该方法可以有益补充药物疗法的不足,但是否需要个体化治疗尚需进一步探讨。
温馨提示
中青年患者尽管血压在130/80 mm Hg正常高值阶段,仍应积极管理。通过对这一人群肥胖、吸烟、脂质紊乱及血糖的控制,可延缓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进展。中国高血压指南虽将高血压目标定义为≥140/90 mm Hg,但年轻人血压在130/80 mm Hg以上应重视,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年轻人应以低盐、运动、低脂、戒烟管理为主,定期测定血压以延缓高血压发生率。
本文是李妍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