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李妍 三甲
李妍 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心血管内科

让人头痛的青年高血压,如何防与治?

3225人已读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作为心血管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发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威胁青年群体的健康。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3亿多例,其中青年高血压患者占高血压患者的34%,而且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其增高趋势比老年人更为明显。提高对青年高血压病的认识,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年高血压的危害?

临床上多数研究提示,15-30岁为青年高血压的发病年龄。如果高血压不经治疗,平均缩短寿命20年。高血压是个慢性病,不治疗高血压一年两年也许不会发生什么危害,但十年二十年后一定会出现严重的损害。主要高血压靶器官包括心、脑、肾、眼底和大动脉。可出现左室肥厚、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出血、脑梗塞、蛋白尿、肾衰竭、眼底出血、动脉硬化狭窄等。一旦出现就几乎不可逆转,而且高度致残和致死。不要等那一天悔之晚矣。

青年高血压危险因素

在我国高血压病发病呈年轻化的趋势下充分了解青年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了解其特点及预后,以便更好地进行诊治

遗传因素,部分高血压患者本身有多基因遗传情况,成为高血压发病主要原因;精神因素,如焦虑、激动、精神过于紧张等,易引起高血压;年龄因素,一般年龄增长下发病率逐渐上升;生活习惯因素,如饮酒过量、低钾饮食以及食用过多钠盐等;继发性高血压因素常见原因有肾血管性高血压(首要原因)、主动脉缩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其他疾病因素,如甲状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糖尿病以及肥胖等。从高血压临床表现看,常见症状以心悸、疲劳、头痛、头晕等为主,且血压升高,特别在劳累或紧张下,更易使血压增高。对于血压在短期内呈中-重度升高的青年需筛查肾血管性高血压若未及时治疗控制,极易引起其他心脑血管疾病

青年高血压防治

一项临床试验证实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表明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数有心血管病家族史,从比例上看,男性高于女性。青年高血压患者多数出现血脂异常及高尿酸血症,同时,肥胖吸烟及饮酒缺乏运动工作及精神压力大,均会导致青年高血压的发生,极大的危害了青年人的健康,因此对于青年高血压患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调整生活方式是青年高血压的治疗基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可控的危险因素,是防治青年高血压的必要前提。

临床上单纯的生活方式调整已不足以控制血压,需联合药物治疗。

主流降压药对肝肾功能影响很小,高血压本身才是肾功能损伤的主因。

高血压治疗不以症状为标准,以血压为标准,目标血压为小于140/90mmHg,如能耐受,建议青年高血压应降至130/80mmHg

高血压可防可控,应科学面对。

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选择尝试“去肾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治疗”,该方法可以有益补充药物疗法的不足,但是否需要个体化治疗尚需进一步探讨。

温馨提示

中青年患者尽管血压在130/80 mm Hg正常高值阶段,仍应积极管理。通过对这一人群肥胖、吸烟、脂质紊乱及血糖的控制,可延缓正常高值血压向高血压进展。中国高血压指南虽将高血压目标定义为≥140/90 mm Hg,但年轻人血压在130/80 mm Hg以上应重视,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年轻人应以低盐、运动、低脂、戒烟管理为主,定期测定血压以延缓高血压发生率。

李妍
李妍 主任医师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