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部位患有鲜红斑痣对人体的危害
鲜红斑痣的本质是病变、扩张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由于病变血管管腔扩张、管壁越来越薄、内皮细胞逐渐扁平化,病变血管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发展,病情会越来越重,不存在消退的可能性。
随着人体的自然发育,病变血管也会随之向皮下组织和周边器官,逐步蔓延、侵入,一方面,导致皮肤增厚、隆起。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周边器官的畸形和病变。
1、嘴唇部位:由于嘴唇部位本身血管密集、血流丰富,鲜红斑痣病变血管可借助这有利条件,迅速增生、蔓延,导致患者嘴唇显著突起、增厚,重者可前突十余厘米。造成口腔闭合不严,外形畸变,饮食、语言能力受阻,且容易出现溃疡、糜烂等现象;
2、眼睛周围:病变血管可通过角膜、眼底等部位,逐步深入眼球,造成黏膜充血、眼压升高,继而降低视力。严重者可造成眼睛一大一小,即“牛眼症”,甚至造成永久性视力下降、失明等;
3、四肢部位:由于四肢部位属于运动器官,因行走、抓握等动作而承受压力,导致病变血管进一步扩张。因此,四肢部位的鲜红斑痣更加容易出现增厚、颜色加重等现象。同时,由于经常运动、摩擦、撞击等,皮损部位发生破溃、糜烂的概率高于其它部位。随着病程的发展,病变血管侵入关节部位后,可导致关节肥大、骨骼变形,甚至诱发KTS综合征等严重情况;
4、头皮部位:随着病变血管的逐步延伸、蔓延,可侵入颅内,影响脑血管,引起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即脑-面血管瘤病。伴发癫痫、青光眼、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
5、额头部位:由于额头区域皮下组织较薄,真皮浅层畸形、扩张的微静脉,血管直径、血管数量增加,向真皮中下层及皮下组织蔓延,并穿透皮下组织,可引起病变血管的瘤状突起,并存在斯特奇·韦伯综合征的风险;
6、耳朵部位:皮肤浅层的病变血管逐步增厚,并延伸到耳道黏膜,增厚、结节可导致耳道收窄、堵塞,逐渐影响听力;
7、太阳穴部位:太阳穴部位的颞骨骨板较薄,鲜红斑痣的病变血管在蔓延过程中容易深入内部,影响脑血管,挤压脑组织,并引起颅内压力过高,导致颅内血肿、炎症等一系列健康风险;
8、增厚结节型:由于病变血管直径、数量过多,血管间隙消失,病变血管纠结成团膨出体外,形成增厚、结节疙瘩。血管团外仅覆盖一层薄薄的上皮细胞,且内部压力过大,极易因轻微的摩擦、撞击而破裂出血;
9、大面积病变:由于鲜红斑痣面积过大,病变血管在皮下形成连接的大片的病变血管丛,随着病变血管逐渐变粗、增多,可逐渐向皮下组织深入,达到筋膜、骨骼等部位,造成骨骼、骨关节的畸形病变。同时,皮肤表面逐步隆起,极易出现破溃、溃疡的症状;
10、小面积病变:病变血管可侵入周边正常皮肤,造成临近皮肤、邻近器官的病变、畸形。同时,由于病变血管高度聚集,随着血管直径的一步步加粗、增生,可形成葡萄状结节疙瘩,悬挂于皮肤表面,极易因撞击、摩擦而出血不止。
本文是毛俊涛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