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冒小燕 三甲
冒小燕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辅助生殖科

关于染色体异常

6401人已读

染色体是我们人类的遗传物质,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46条),其中22对为男女所共有,称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决定性别分别为男性的Y染色体与女性的X染色体。一旦由于各种原因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出现异常,就可能引起严重的病变,称为染色体异常。数目异常是指染色体总数不是46条,如Turner综合征(45,X)、克氏综合征(47,XXY)等。结构异常是指染色体数目是正常的,但是存在染色体结构的重排,如相互平衡易位、罗氏易位、倒位等。

平衡易位

染色体平衡易位又称为相互易位(Reciprocal translocation),是指人体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后相互交换,形成两条新的衍生染色体,基因总数未丢失在人群中携带率约为1/500,尽管,携带者大部分平衡易位对基因表达和个体发育无严重影响。但这种夫妇自然流产率很高,例如在自然流产3次以上的夫妇中,比例约为4.7%

平衡易位携带者妊娠风险与遗传咨询

染色体平衡易位虽然引起染色体片段位置的改变,但基因总数并没丢失,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明显的遗传效应。但如果夫妇中有一个是平衡易位携带者,由于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可产生不平衡的配子,这些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可能会导致:流产、死胎、畸形或染色体异常胎儿。

有研究认为从严格理论上讲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可产生36种配子,但是目前广为流行的说法是:平衡易位染色体理论上可以形成18种配子,其中一个完全正常配子(1/18),一个与亲代相同的染色体易位配子(1/18),这两种情况得到的胚胎是可以健康的,简单的说,就是:夫妇中有一个是平衡易位携带者,其胚胎理论上有九分之一的可能是能存活的健康胚胎。

很多平衡易位携带者通过遗传咨询听到上面这个几率都会心灰意冷,但从临床上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行PGD(胚胎种植前遗传学诊断)的结果来看,可供移植胚胎(正常或和亲代相同核型)的概率远远大于理论值九分之一。

有学者表示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家庭正常妊娠的总体概率在40%-50%左右。也有学者表示男性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比女性染色体平衡易位患者更容易产生正常配子。

罗氏易位

罗氏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又称罗伯逊易位,是一种特殊的染色体重排类型,是指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粒或其附近断裂后,染色体长臂融合成为一条染色体,两个断臂则构成一个小染色体,小染色体往往在第二次分裂时丢失。罗伯逊易位的特殊之处在于,由两条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组成的小染色体不含有编码序列,即使丢失,对于个体表型也没有影响。这样,这些罗伯逊易位的携带者在易位以后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它们的细胞内染色体总数只有45条,可是并不影响到个人的身体健康,也看不出任何异常表型,与我们上面所说到的平衡易位一样,这种罗伯逊易位在遗传物质层面也是平衡的。罗氏易位主要发生在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1314152122号染色体)上。人群发生率约为1.23/1000,约占不孕人群的2%-3%

罗氏易位携带者妊娠风险与遗传咨询

夫妇中有一个是罗氏易位携带者时,理论上,最多有1/6的可能性能产生染色体完全正常的胚胎;亦有1/6的概率产生罗氏易位携带胚胎,可移植胚胎为2/633.3%);剩下还有4/6的概率是染色体不平衡胚胎,即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妊娠困难,妊娠过程中反复流产,或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这种占大部分的非平衡配子也是易位携带者出现妊娠困难或者妊娠过程中反复流产的原因,甚至导致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21-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等先天缺陷患儿的出生。

倒位

染色体倒位(Inversion),顾名思义,是指染色体中的某个片段颠倒了。在同一染色体上某一个片段作180°的颠倒后重接,造成染色体上基因顺序的重排。如果颠倒的片段包括着丝粒在内称为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不包括着丝粒的倒位称为臂内倒位(Paracentric Inversion)。由于染色体倒位只是涉及到片段的断裂重接,本身的遗传物质没有丢失,因此染色体倒位通常也属于平衡性的结构异常。事实上,每条染色体都可以发生倒位,但发生率很低,一般为0.05%-0.09%

倒位携带者妊娠风险与遗传咨询

倒位携带者生育后代的四种可能(各为25%

孩子为完全正常染色体胎儿

孩子继承和父母一样的倒位,为倒位携带者

夫妇很难怀孕或出现不孕不育问题

妊娠失败、反复流产或出生缺陷患儿出生

染色体倒位者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经过配对交换,可形成4种配子:一种为正常(1/4),一种为倒位(1/4),这两种情况得到的胚胎是可以存活的,加起来就是2/450%),另两种2/4则带有部分序列的重复和缺失,得到的胚胎不能存活。

一般来说,倒位越短,则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长,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小,临床表现为不孕不育、流产、死胎的比例高,分娩出异常儿的可能性小;反之,倒位片段越长,则重复和缺失的部分越短,其配子和合子正常发育的可能性越大,分娩出先天性畸形儿的风险越大。

在人类中也发现很多倒位不会导致不平衡配子的产生,如1号染色体、9号染色体、16号染色体等,这些染色体的臂间倒位通常发生在没有功能的异染色质区域,倒位的片段小、减数分裂过程中通常不会导致配子染色体异常的发生,所以此类倒位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多态现象。其中,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p12q13))最常见,人群中的发生率约1%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1号、9号、16号染色体臂间倒位都属于多态现象,当倒位的片段较大,包含有更多的常染色质区域,还是有产生不平衡配子的风险的。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冒小燕
冒小燕 副主任医师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辅助生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