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惯性流产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习惯性流产?
流产是指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发生率为15%-20%。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便称为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怀孕3个月以内,亦有发生在6/7个月时的。部分患者发生流产次数甚至高达7-8次,不但给患者本人身心带来极大痛苦,而且由此可能导致家庭的不和与婚姻的破裂。
习惯性流产原因
原因比较复杂,一般认为,孕12周前发生的早期自然流产原因多为染色体异常、黄体功能不足、免疫因素等;而孕12周---28周之间发生的晚期自然流产的原因多为子宫畸形、宫颈内口松弛、全身性疾病等。但也有近半数的自然流产目前尚无法明确病因。
如何有效避免习惯性流产的发生?
1.免疫治疗 对习惯性流产的免疫治疗,并不难操作,也不会给夫妻双方带来多大的痛苦。道理上,也很简单,妻子的免疫系统不是老认为丈夫精子里的是外来物质吗?那就多刺激几次,“混个脸熟”。 操作上,要先抽取丈夫的静脉血,然后分离出淋巴细胞,随后将淋巴细胞注射到妻子的皮内。大概2~4星期注射一次,一般注射了3~4次后,就可以抽血检查妻子体内有无封闭抗体。当妻子体内的封闭抗体转阳后,夫妻双方就可以放心“造人”了。从抽取丈夫血液开始,到妻子产生封闭抗体,整个过程,顺利的话,一般只需2个多月。
2.缝扎子宫口
你知道吗?现代医术可以采用子宫内口缝扎术,也就是将已打开的子宫口缝扎起来,防止胎儿外滑来达到预防流产的目的,等胎儿在子宫内发育到了可以分娩的天数之后,再解开子宫口,让胎儿顺利分娩。
3.提前做孕前疾病因素排查
对于有过一次或是两次不明原因的自然流产史的女性来说,在怀孕之前夫妻一定要做相关的优生筛查,这关系到下一次怀孕时胎儿是否能顺利发育并成长。下一次怀孕最好是间距前一次流产时间半年以上,可有效地减少流产的机率,刚流产之后马上怀孕不利于胚胎的发育和成长。男女双方因RH血型不融,染色体异常,隐性疾病,精子质量异常等都有可能是导致流产。因此,在下一次怀孕之前,夫妻双方的健康排查一定不能少,能有效地避免相同的悲剧发生。
4.避免性生活和与放射性有毒物质
怀孕的前三个月,女性不宜进行性生活,尤其是有过流产史的女性。因为性生活会刺激子宫收缩引起胚胎流产。到了怀孕中期,胎儿稳定了之后,可以适当进行性生活,但也一定要多注意,多休息。怀孕晚期最好也不要进行性生活,因为有可能导致早产。放射性有毒物质是导致畸形胚胎的恶性杀手,往往会因此而引起流产等意外情况发生。怀孕之后准妈咪们一定要注意相关方面,远离辐射和相关有毒的金属元素。
5.定期监测和胚胎发育密切相关的指标。
如抽血检查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看看两个指标上升的幅度是多少,这能够反映出这个胚胎在妈妈子宫里发育好不好。定期做B超也是必要的监测,B超检查不仅能直观地测量出胚胎的大小,而且能看到胚胎是否能够正常的分化发育。
6.保持良好的心态,放下压力,有耐心。
据有关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也就是说当再次怀孕时,如果女性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排除种种压力的话,有可能再次发生自然流产的可能性。流产的病人多会出现一些不良心理或者不良情绪,比如很容易多愁善感、自卑、抑郁或者焦虑,这种不良的心理状况又会影响到胚胎发育。因此一定保持心态的平和。
本文是张桂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