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魏少春
魏少春 副主任技师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检验科

免疫功能检测意义

15147人已读

检验二科仪器

检验二科新引进莱芜地区第一台进口西门子BN-Prospec特种蛋白分析仪器,方法学引用散射比浊法(医保特殊收费标准),其具有高效、自动、血 浆蛋白分析系统,具有检测线性范围宽、对超限样本有自动稀释功能;检测项目达40余种,可完成体液免疫指标、营养监测指标、贫血相关特定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尿特定蛋白、风湿和类风湿实验诊断指标、血脑屏障功能等特定蛋白的检验。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先进的蛋白分析系统。

体液免疫功能(血清,尿液,脑脊液)

IgG(散射比浊)

IgG增高:常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慢性肝病、胶原血管病、淋巴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单纯性IgG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如IgG型分泌型多发性骨髓瘤等。

(2)IgG降低:见于各种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联合免疫缺陷病、重链病、轻链病、肾病综合征、病毒感染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还可见于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肌营养不良也可有血IgG浓度降低。

IgA(散射比浊)

(1)IgA增高: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湿疹和肾脏疾病等;在中毒性肝损伤时,IgA浓度与炎症程度相关。

(2)IgA降低: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非IgA型多发性骨髓瘤、重链病、轻链病、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肌营养不良)等。

IgM(散射比浊)

(1)IgM增高:见于初期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由于IgM是初次免疫应签中的Ig,因此单纯IgM增加常提示为病原体引起的原发性感染。宫内感染可能引起IgM浓度急剧升高,若脐血中IgM>0.2g/L时,表示有宫内感染。此外,在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明,IgM呈单克隆性明显增高。

C3(散射比浊)

C3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多、最重要的一个组分,它是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中心环节,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对C3的研究日趋重视。

降低:主要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复性感染、皮疹、肝炎、肝硬化、关节疼痛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及组织损伤和急性炎症,肝癌等。

C4(散射比浊)

C4是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一个重要组分,它的测定有助于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治疗和病因探讨。 降低:见于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毒性感染、狼疮性症候群、肝硬化、肝炎等。

增高:见于各种传染病、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多发性骨髓瘤等。

C4含量升高常见于风湿热的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塞、Reiter综合征和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则常见于自身免疫性慢性活动性肝炎、SLE、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IgA肾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等。在SLE,C4的降低常早于其他补体成分,且缓解时较其他成分回升迟。狼疮性肾炎较非狼疮性肾炎C4值显著低下。

类风湿疾病(血清)

RF(散射比浊)

类风湿因子

ASO(散射比浊)

抗链球菌O溶血素

hsCRP(散射比浊)

超敏C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或炎症,风湿(血清)

hsCRP(散射比浊)

A、广泛应用于体检中心:

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评估和体内是否存在急慢性炎症或组织坏死的筛查。

B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建议,可根据hs-CRP水平对患者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分类:即<1mg/L为相对低危险,1.0~3.0mg/L为中度危险,>3.0mg/L为高度危险

C最为理想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被认为是同时将LDL-ChsCRP分别降至100mg/dL2mg/L以下,

这种双重目标的治疗概念已经被引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中

变态反应(过敏)(血清)

IgE mono(散射比浊)

IgE升高常见于超敏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外源性哮喘、枯草热、慢性荨麻疹,以及寄生虫感染、急慢性肝炎、药物所致的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曲菌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肾脏功能相关蛋白(尿液)

用于早期高血压,糖尿病,肺心病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药物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早期肾损害,区分肾小球,肾小管,选择性,非选择性,肾前性,肾后性蛋白尿,以及肾病的预后分型。

尿微量白蛋白Aibumin(散射比浊)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早期肾功能检测

尿液α1- MG(散射比浊)

尿液α1MG浓度测定有助于上、下尿路感染,肾性与肾后性血尿、蛋白尿的鉴别。在上尿路感染、肾性蛋白尿及血尿时,尿液α1MG均有明显增加;反之,下尿路感染、肾后性血尿及蛋白尿时,尿中α1MG无明显增加。

尿液IgGu(散射比浊)

临床意义:非选择性的蛋白尿,标志分子筛屏障功能受损

选择性肾小球性肾病: Alb ↑, IgG Æ

非选择性肾小球性肾病: Alb ↑ñ, IgG ↑ñ

IgG-U主要用于肾功能恶化和预后的指标。

IgG-U作为原发性膜肾病的预后指标

TRFU尿转铁蛋白(散射比浊)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已被公认为早期肾损伤的指标。最近一些研究报道:尿转铁蛋白排泄增加可敏感地反映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甚至其改变早于尿白蛋白。

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心血管损伤的标记,微量转特蛋白是特发性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危险的一个综合指标。

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由于长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导致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右心功能不全,并可损害肾脏及其它器官。所以监测其早期肾功能改变,对预防合并肾功能衰竭尤为重要。

各种肾炎:由各种肾炎:肾外肾炎、链感肾炎、肾盂肾炎等引起的肾小球性的蛋白尿中,尿TRF水平明显增高。

HS-CRP的应用

项目名称

检测结果

临床应用建议

HS-CRP

在心血管应用

<1.0mg/L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低危险性

1.0—3.0mg/L

1、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中度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治疗

2、间隔2周后再次检测一次,取平均值作为观察的基础

>3.00mg/L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为高危险性,建议给予抗炎与抗栓同时治疗

HS-CRP

在炎症中应用

<10mg/L

病程大于6—12小时,可基本排除细菌感染或细菌已被清除

10—25mg/L

1、提示病毒感染;

2、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

3、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

>25mg/L

细菌感染

成人

10—25mg/L

1、提示病毒感染;

2、在抗生素治疗时CRP应降至此水平以下;

3、如病程尚短,不能排除细菌感染,应数小时后再复查。

25—50mg/L

提示细菌或病毒感染

5—100mg/L

通常是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不常见

>100mg/L

提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基本可排除

肾功能蛋白对肾脏疾病的分型

类型

疾病

MW(kd)

蛋白总量

(g/24hr)

标志物

选择性

炎症,

肿瘤,

DM,HP etc

50-70

0.03-0.3

Alb,Trf

非选择性

50-150

1.5-20

Alb,IgG

肾小管性

炎症,中毒等

10-70

0.15-15

a1-M,b2-M

NAG

混合型

各种

10-150

0.15-20

Alb,a1-M

NAG

肾前性

溢出性

<50

0.1-50

依情况,

a1-M

肾后性

出血,分泌

各种

各种

a2-M,ApoA

魏少春
魏少春 副主任技师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莱芜中心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