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发性耳聋怎么治?发病20天还能再治疗吗?
1、突发耳聋的定义。
单侧或双侧耳朵听力突然出现明显的下降(很多人发病在一觉醒来、外出着凉、情绪波动或大量烟酒刺激后),表现为突发打电话一侧耳朵听不清楚、耳闷、耳朵内有声音(耳鸣)、甚至严重头晕、恶心、呕吐。
2、发现耳聋后怎么办?
尽早医院就诊。突发性耳聋后随着时间的拖延,药物治疗有效率直线下降。所以应该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到医院就诊,检查明确耳聋的类型和程度,及早用药。检查必须包括听力图和声导抗(鼓室图),以区别感音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混合性耳聋。
3、突发耳聋怎么治疗?
有些患者是感音神经性耳聋,这种常被习惯地称为“突发性聋”。目前美国的诊疗标准发现:激素是突发性耳聋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包括全身静脉、口服用药、鼓室内注射给药等。国内2015年发布的诊疗标准认为:可以给予营养神经、扩血管药物治疗,如银杏叶、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2013年全国多家综合性医院耳鼻喉科专家联合调查研究报告,根据听力损失频率及损失程度的不用,治疗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差异较大。其中低频轻中度听力下降有效率最高达95%,全聋型患者的有效率最低70%,另外全聋型患者的痊愈率只有14%。(图为林颖医生参与研究的全聋型突发性聋药物治疗的学术论文,发表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系国内耳鼻喉科最权威学术杂志)
有些患者是因为中耳炎继发迷路炎,导致的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此种情况一般需要添加使用抗生素、促进粘液分泌的药物。甚至将中耳鼓室内的积液抽出。
4、突发耳聋后注意事项
首先应做个内听道MRI排除肿瘤。如果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阻塞性睡眠低通气综合征伴低氧血症等慢性病则应该积极治疗控制,因为它们都会加重耳聋和耳鸣,从理论上说也可能就是突发性聋的病因。同时调整生活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加强锻炼,调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多饮水保证有质量的睡眠。
5、“突发性聋”发病已经超过20天,还有继续提高的可能吗?
目前,行业内公认“突发性聋”发病20天为急性期,也就是治疗的最佳时期。超过一个月就极少再有好转的,但是我个人的临床工作中也观察到一些患者在发病后1月接受鼓室激素注射、口服银杏叶、甲钴胺后听力再提高,只是提高的幅度不会很大。其中局部给药是2015年发布的诊疗标准中认可的一种补救性治疗办法,包括鼓室内注射或耳后注射 。鼓室内注射可用地塞米松或甲强龙。耳后注射可以使用甲强龙或者地塞米松。如果患者复诊困难,可以使用复方倍他米松,耳后注射1次即可。其中鼓室内注射可以让激素直接地被内耳吸收,但是作为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需要征得患者知情同意。
本文是林颖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