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学科联合治愈局部晚期膀胱癌
这是一位湖南籍的76岁的高龄男性患者,之前因排肉眼血尿在湖南某医院检查发现膀胱三角区占位,进行了诊断性电切,术中见肿瘤较大,基底宽,活检病理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慕名前来我科就诊。
入院后CT示右侧膀胱三角区肿块,大小34*31mm,局部膀胱基底强化线不连续,累及右输尿管膀胱入口处。右髂血管旁肿大淋巴结(红色箭头所示),约13mm,增强后强化,考虑转移
临床诊断为膀胱癌T3N2M0。这位高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病和2型糖尿病,身体条件一般,入院后,我们经过详细的泌尿肿瘤MDT多学科专家会诊,针对这位病友的病情,建议他先行新辅助化疗,再行根治性膀胱切除。
于是,这位病友在我院肿瘤内科做了4个疗程的卡铂加吉西他滨全身化疗,疗效评价PR,化疗过程顺利。
在取得了很好的新辅助化疗疗效后,又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我们于2016-11给这位患者做了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导管+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探查发现,由于术前化疗所带来的组织水肿和纤维化,在缺乏自然间隙的前提下,手术的游离、松解、包括清扫淋巴结的过程就特别艰难。而且,这个患者化疗前分期到T3,膀胱和直肠前方的分界不清,给术中分离带来困难。但好在术中总体过程还是顺利,离断结扎血管确切,手术时间240分钟,出血约500ml。
我科目前对所有根治性膀胱切除患者都推行术后加速康复措施,这位患者术后早期第一天下地和拔胃管,第二天开始进流食,第七天出院,恢复顺利。
最终,术后病理是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浸润至膀胱壁上皮下结缔组织,可见脉管内癌栓,未累及前列腺及双侧精囊。淋巴结1/10见癌转移。病理分期pT1N1M0期(新辅助化疗达到降期效果)。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治疗呢?按照这位患者的情况,病理是有脉管癌栓和淋巴结转移两个高危因素,需要做下一步辅助治疗减少肿瘤复发率。但一般做过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不推荐再行相同方案的辅助化疗,所以经过泌尿肿瘤多学科会诊(MDT)后,我们推荐行盆腔放疗。于是,该患者返回当地医院做了25次共4500cGy的全盆腔放疗,2018-05(术后1年半)复查CT,无明显复发。 放疗后无严重并发症,患者自身生活质量良好。
2018-05(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1年半)患者复查CT,无明显复发
小结
局部晚期膀胱癌,指的是T3-4 和N1-3患者,这部分患者如果只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 5年总生存率只有10%-40%。近年指南推荐≥T3期患者行新辅助化疗, 5年生存率可以提高8%-10%;如何继续提升疗效是临床关注的热点。≥pT3期患者中40%-50%首先发生肿瘤盆腔复发,对化疗不敏感和淋巴结清扫不完全,都是局部病灶进展的重要因素。这部分患者可以行多学科联合治疗,如辅助放疗或者超扩大淋巴结清扫,来进一步减少肿瘤复发率。我科也开展了相关临床试验项目,欢迎各位膀胱癌病友前来咨询。
本文是李向东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