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出现水肿症状的几种疾病
水肿是多种疾病的一个临床症状,西医诊断以原发病因为名,水肿的程度有轻重。隐性水肿仅有体重增加而无可见的水肿;轻度水肿为清晨眼睑肿胀及组织松弛处轻肿,或久坐久立后足背、手指肿胀;重度水肿则见全身明显水肿,甚至有胸水、腹水的出现。
1.肾性水肿:肾性水肿的发病机理因病而异,但总体可分为肾炎性水肿和肾病性水肿。前者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球管失衡,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心力衰竭所致;后者主要是由于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及有效血容量减少所致。此时,临床上可以检查尿常规及血清白蛋白定量来进行鉴别。其临床特点是首先发生在组织松弛部位,如眼睑及颜面,然后发展至足踝、下肢,严重时波及全身。其发展迅速,水肿性质软而易移动,常伴有其他肾病的征象,如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
2.心源性水肿:一般认为是有心衰竭的表现,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于身体的下垂部位,严重者可以遍布全身,合并有胸水或腹水。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水肿性质坚硬,移动性较小。患者多有心脏病史,体检多有心脏扩大,可有心脏杂音、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除水肿外,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增高等。
3.肝源性水肿:肝硬变在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出现胸水、腹水,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常由于肝淋巴液形成增多和引流不畅,门静脉增高、低蛋白血症、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腹水蛋白含量较高等因素形成腹水,严重低蛋白血症可以致全身水肿。各种慢性肝病史以及肝功能损害的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为诊断的依据。
4.甲状腺功能减退: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使组织代谢障碍及血管通透性改变。机体对黏蛋白黏多糖的分解代谢减弱,导致过多的透明质酸黏蛋白黏多糖及硫酸软骨素等沉积在组织间隙,由于水分与上述胶体物质结台存在,流动性小,故表现为非凹陷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淋巴液的代谢减缓,蛋白质从毛细血管中漏出的速度超过了淋巴管的清除速度,于是使过多的蛋白质滞留于组织间隙。加之甲状腺激素不足时,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脏对水钠的清除减少,而且由于心肌细胞间隙黏蛋白和黏多糖沉积,间质水肿,引起心功能障碍,使组织间隙在胶体物质积聚的基础上发生液体积聚。
5.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分布从组织疏松处开始,然后扩展至全省至全身皮下,以低垂部为著,立位时下肢明显。其原因除了低蛋白血症,另一重要因素是本来肌肉和储备的脂肪所占据的空间,因组织分解消耗而遗留下空隙,使组织间隙有更大负压易为液体所代替,在低垂部位液体下坠而表现水肿。
6.特发性水肿:几乎只发生于妇女,中年人占多数。水肿的特点为晨起眼睑浮肿,鼻梁变厚,脸和手指发紧,随后乳房发张不适,腹部膨胀;继而移行到下半身,足踝和小腿明显水肿,至傍晚或夜间活动终了时最明显,一昼夜体重增减超过1.4kg,常与情感、精神变化有关,伴有疲倦、头昏、头痛、焦虑、失眠等神经衰弱表现,立卧位水试验可阳性。
7.其他原因引起的全身水肿: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水肿的特点为月经前10-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水肿,月经后水肿消退;药物性水肿特点为应用某些药物后出现轻度水肿,停药后逐渐消退;粘液性水肿的特点为非凹陷性水肿。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