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周国平 三甲
周国平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康复科

中风后,康复治疗早介入

10078人已读

受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药结合医院传统疗法与康复中心副主任 周国平教授
/羊城晚报记者 通讯员 彭逢美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人。中风后若及早抢救,大多时候都能救回一命,可存活下来的人有3/4会留下偏瘫、失语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专家提醒,中风后尽早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能很大程度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康复治疗越往后推,恢复效果也会越差。


中风患者不宜超保护
如果家里有一个因中风偏瘫的老人,家人多会细心照料,每天喂水喂饭、端屎端尿,这在外人看来就是孝顺。但从一个康复医生的角度来看,可能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这个病人是不是经过了正规的康复治疗?2、家庭是不是对病人有超保护现象?如果有超保护现象,是完全错误的。
出院回家后以养为主的中风偏瘫患者非常多见。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传统疗法与康复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说,目前,我国的康复医学尚不发达,大多数医师康复意识不强,百姓更缺乏康复治疗的观念。事实上,包办一切的照顾方式很容易让中风患者低估自己的能力,常常被家属坏,这样不利于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再加上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活动起来也是小心有加,慢慢地,患者的手脚会逐渐丧失了功能,重新走路就成了一件无法完成的事情,只好整天卧床。

中风康复治疗应尽早介入
很多中风患者及其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治疗要等得病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后才能进行。周国平教授指出,其实,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病情平稳后,康复训练即可开始。一般来讲,脑梗塞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 48小时后即可进行;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则可在病后714天开始进行。
中风后的康复分为急性期康复(中风后两周以内进行)、恢复期康复(中风两周后到半年内)和后遗症康复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时期的康复最重要,一旦拖到后遗症出现再来康复,不但效果大打折扣,病人恢复的速度也要减慢。
由于病人身体还比较虚弱,急性期的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正确摆放肢体位置、保持关节活动度等。两周后到半年内为恢复期康复时间,患者80%的功能要在这个阶段恢复,如果错过了康复训练或康复不理想,就会失去恢复的最佳时机,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中风后半年内如果不及时进行康复,不但功能恢复减慢,肩手综合征、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肢体痉挛、疼痛、骨质疏松等后遗症也可能一一出现。
临床研究证明,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中风患者,基本治愈率是未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3倍。丹麦的一项实验表明,1197例在急性期就开展康复训练的中风患者,95%在患病6个月后功能得以恢复,80%的病人在发病6周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训练要有专业人员指导
当然,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引起误用综合征周国平教授提醒,肌肉和关节挛缩是中风后病人残疾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美国,当病人发生中风以后,一般在当天或第二天,就有康复医生和治疗师对这个病人会诊。比如说病人一侧偏瘫,左手和左腿都不能动了,康复医生就会下医嘱,治疗师给予病人左手和左腿每天定时的被动性运动,一是活动每一个关节,防止关节强直;二是肌力,被动活动肌体,能够保持肌力,防止废用性萎缩。
有些病人由于不懂康复知识,觉得康复治疗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有的患者拼命地练手的握力或用各种方法练习拉力,结果越练手指和肘关节越伸不直。中风病人的康复训练就像教小孩子一样,要从翻身、坐、站、走练起,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
周国平介绍,针对中风患者的功能障碍不一,在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中心,康复治疗手段更多样化。除了可以通过现代康复仪器进行康复训练外,还可以结合针刺、推拿、中医药等传统疗法对病人进行整体康复。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

周国平
周国平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针灸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