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樊忠民
樊忠民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江苏 儿科

儿童血尿系列(一)

2226人已读

尿常规中尿隐血(尿潜血)有什么意义?

一、尿隐血试验(干化学法)

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隐血,即尿液中红细胞或(和)红细胞变形裂解后溢出的血红蛋白,因此尿隐血阳性包括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尿隐血报告的阳性程度往往高于显微镜检查的红细胞数。正常人尿液中可有极少量红细胞,偶可引起尿隐血的微弱阳性。

尿隐血试验临床意义

1 、血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服用某些肾毒性药物、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显微镜检查多可查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可以尿色正常,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也可以表现为肉眼血尿。

2 、血红蛋白尿:在发生溶血时或体内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使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增多,当浓度超过150—250mg/L时,游离的血红蛋白由肾脏排出,形成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睡眠型血红蛋白尿(PNH)、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型不合的输血及其他急性溶血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链球菌性败血症、疟疾、肾透析、大面积烧伤、外伤及手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量破坏时也可出现血红蛋白尿。

血红蛋白尿的特点:呈暗红色,含量大时呈酱油色,均匀透明,静置无沉淀,振荡后无云雾状,显微镜检无红细胞或很少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3、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症、严重大面积烧伤、大动脉栓塞致200g以上肌肉严重受损等情况,因大量肌红蛋白自损伤的肌细胞中释放,经肾脏排泄而发生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呈红色,均匀透明,静置后无沉淀,镜检无红细胞,潜血试验阳性。

发现红色尿后,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还是假性血尿。有些药物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利福平、酚红等。因此需要尿隐血试验来鉴别。

二、尿隐血的假阳性与假阴性

1、假阳性:尿液中存在易热酶(如过氧化物酶),可引起尿隐血的假阳性,如尿中的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或某些革

兰氏阳性菌可释放过氧化物酶活性物质;菌尿也可引起假阳性。

2、大量维生素C可干扰试验结果,产生假阴性。

因此,尿隐血检查只适用于常规的筛查,血尿的诊断需要结合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等检查,将在下期介绍。


樊忠民
樊忠民 主任医师
医生集团-江苏 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