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每次20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 d。结果 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3.3%;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可有效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安全方便。
关键词:不稳定心绞痛;曲美他嗪;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和分组,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不稳定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为标准[2],选取我院循环内科2008年2月—2009年12月的住院患者120例,其中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近期有手术或其他出血性疾病以及严重高血压未有效控制者。将入选病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年龄45-75岁,男性32例,女性28例,其中初发心绞痛20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28例,静息性心绞痛 7例,梗死后心绞痛5例;治疗组60例,男性31例,女性29例,其中初发心绞痛19例,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27例,静息性心绞痛 7例,梗死后心绞痛7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及其危险分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抗凝、他汀类调脂、硝酸脂类药物扩冠,β受体阻滞剂或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万爽力,法国施维雅药厂)每次20 mg次20 mg,日3次口服,连续用14天。
1.3观察指标:住院治疗期间观察记录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的日使用量及常规检测血压,心率及心电图。治疗前后均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
1.4疗效判定标准 以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评判标准:(1)显效:同等劳累程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少80%以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静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2)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均减少50%~80%,ST段下移回升≥0.05mv,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的T波倒置变浅或由低平转为直立;(3)无效: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用量均减少不到50%,治疗前后的静息或次极量运动心电图ST-T无变化。
1.5资料统计学处理 选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绞痛临床疗效对比(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
对照组 60 25(41.7) 16(26.7) 19(31.6) 42(70.0) 治疗组 60 39(65.0) 17(28.3) 4(6.7) 56(93.3) |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
对照组60 28(46.7) 15(25.0) 17(28.3) 43(71.6) 治疗组60 38(63.3) 18(30.0) 4(6.7) 57(95.0) |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期间未发现与曲美他嗪相关的副作用。
3 讨论 不稳定心绞痛是由于心肌需氧与供氧之间暂时失去了平衡而发生的心肌代谢障碍,有氧氧化受到抑制,一方面乳酸大量堆积导致酸中毒而引起使心肌收缩功能异常;另一方面三磷酸腺苷ATP产生不足,钠钾泵受到抑制,引起线粒体内钙超载,导致线粒体肿胀,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的损伤。因此针对心肌缺血时的代谢变化进行治疗,采取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已成为现代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4-5].。曲美他嗪是一种哌嗪类衍生物,它可以改变心肌细胞的有氧代谢途径,增加ATP生成,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同时通过提高氧自由基清除酶的活力减少氧自由的产生并抑制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氧化反应,减轻其对心肌细胞的毒性,从细胞水平发挥其抗心肌缺血的药理作用。此外,由于曲美他嗪是通过代谢效应治疗心肌缺血,从而具有不影响血液动力学变化,不增加心肌耗氧量,不降低心肌收缩力的其他传统治疗无法比拟的优点。本研究表明传统治疗方法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均优于单纯传统治疗, 且不影响心率、血压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无一例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因此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滕尧文.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评价[J].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2005,3(3):212-213.
[2] 中国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国循环杂志,2001,16(3):227-229.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35(3): 195-205.
[4] Palerini T,Sangiorgi D,M arzocchi A,et al. Impac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on two year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unprotected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treated with drug-eluting stents[J ] Am J Cardiol 2010 ,105(2):174-178
[5] Thadani U .Seletion of optimal theraphy for chronic stable angina [J] .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 2006.8(1):23-35
本文是苏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