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程康安 三甲
程康安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心内科

什么是房颤?房颤怎么治疗?

18263人已读

什么是房颤?

房颤——就是心房颤动的简称,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性疾病,是指心房无规律地,快速地跳动,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正常情况下为60-100次/分)。

在正常地心脏,窦房结(位置在心房地右上方)是整个心脏地指挥部,它发出“命令“,依次传达给心房、房室结、最后到达心室,指挥整个心脏地跳动。房颤发生的时候,心房不仅不遵从指挥部地命令,而且还胡乱指挥房室结和心室。尽管此时房室结和心室会过滤一部分错误地指令,任然会导致整个心脏快速、没有规律地跳动,此时心房中的血液不能完全进入心室。患者通常会感到心慌、气短、胸痛、疲劳、运动耐力下降、头晕、晕厥等。

我国有900多万房颤患者。随着年龄增长,房颤患病率急剧升高,75岁以上的人群甚至达到10%。

房颤有哪些症状和危害?

如果您有以下症状,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房颤:

胸部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

感到心脏跳动紊乱或者不舒服;

头晕眼花或者昏倒;

在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

体力疲乏或者容易疲劳。

由于个体差异,有些人会感到心慌、气短、胸闷、乏力,明显影响到工作和生活;但一部分房颤患者可能没有明显不适。房颤症状可能很轻,但危害很大,严重的可能导致血栓、脑卒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房颤的发展规律

房颤的发展规律是从阵发性房颤逐渐过渡到持续性房颤。由于长期的耐受,在此过程中,心慌、胸闷的症状反而好转,很容易误认为病情好转,但其实这部分患者恰恰是最危险的,更需要及时积极治疗。

房颤治疗有哪些误区?

×房颤无需早期治疗?

房颤的症状虽然可能很轻,但其危害很大,严重的可能导致中风、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另外房颤患者往往伴随其有其他心脏疾病,所以房颤患者应及早到医院就诊。

房颤治疗越早,预后康复越好,如果阵发性房颤已经发展成了持续性房颤,治疗的效果将相应降低。

×房颤患者只能药物治疗?

很多房颤患者首先选择药物治疗,房颤的传统治疗方式是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常见药物有可达龙、心律平、莫雷西嗪、倍他乐克等,但长期服药副作用大。近年来,导管射频消融术成功率较高,房颤患者带来了根治的曙光。

×老年房颤患者导管消融的风险高,安全性差?

这是对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方式不了解而造成的认识上的误区。导管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操作,通常只需要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皮肤切口小,无需缝合。因此整个过程中,创伤小,老年人也能很好的耐受。

什么是射频消融术?

▲射频消融术是通过一种微创导管技术,穿刺大腿根部或者颈部血管(像打针一样),将圆珠笔芯粗细的导管放置到心脏内,以射频的方式治疗心律失常。

▲研究表明95%的房颤与肺静脉有关。

▲射频消融术能够在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的部位发放射频能量,形成一圈隔离带。这样,由于肺静脉引起的异常的指令就会被限制在隔离带内,从而保证了正确的指令能够传达到心房和心室。

使用射频消融治疗能够带来什么益处?

√恢复正常的心律,提高生活质量;成功率远高于药物治疗,首次消融的成功率达到80%以上

√减少或者消除心律失常的症状

√减少对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依赖

哪些房颤患者适合做射频消融治疗?

◎发作频繁的阵发性房颤或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患者

◎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服用药物的房颤患者

◎不能耐受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服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者

◎已经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或人工心脏瓣膜的患者亦可接受该治疗

房颤导管手术的风险

房颤经导管消融治疗术是比较安全的,但它和其他创伤性手术一样,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前我们会将手术的风险和病人进行细致的说明。另外术中也会通过一些防范措施将手术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如心电、血压监护,血氧监护,并利用先进的仪器,确保手术顺利的进行。

规律的生活,规律的心

生活要有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让机体生物钟顺应自然节律。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莫以为现在身体好,不在意;其实身体就像是汽车,心脏就像发动机,长期超载、又不保养,很容易出毛病,只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才能保持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的状态。


程康安
程康安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