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微创拔牙”及“精准微创种植牙技术”--首次提出
随着人文医学理念的深入和计算机科学、医学影像学、组织工程学、材料科 学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精准微创”外科的理念日益得到重视,并得成为现实。精准和微创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但是在口腔医学领域,暂时未有人提出“精准微创外科”的概念,为此我们将“精准微创”引入到拔牙及种植牙领域,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一、精准医学提出
2015年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宣布启动精准医学计划。2016年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我国正在制定精准医疗战略规划,精准医学研究列入2016年国家重点科技专项优先项目,成为“十三五”国家战略计划的重要部分。
精准医疗的理念是“个体化医疗”的延伸,是借助于基因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对某一疾病类型进行生物标志物的分析与鉴定,从而实现对疾病和特定患者的精确的和个性化的治疗。
二、微创医学理念的发展
英国泌尿外科医生Payne于1985年第一次使用"minimally invasion procedure"这个词汇。在微创医学的理论体系下,微创的理念向着诊断微创化,治疗微创化,人文社会微创化延伸。微创医学理念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当代外科学的发展。
三、精准外科的发展
精准医学的提出是建立在现有高度发达的科技之上的,但是目前的精准医学理念比较狭隘。
精准外科是精准医学在外科领域的具体体现,在结合患者基因、表型分析和临床特点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的外科治疗方案,原则是以高度的确定性为基础,以安全、高效、微创或无创为目标。
四、“精准微创拔牙”及“精准微创种植牙”
微创外科不再单纯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理念。近年来,随着口腔外科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及理念越来越为广大口腔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并在口腔领域迅速发展,其中微创拔牙及微创种植牙技术发展迅速,并且被很多患者和医生所接受和认可。
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专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的三维影像学技术,可较清晰地呈现骨小梁结构,同时具有可多层面多方向观察、低辐射量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观测口腔颌面部结构。CBCT应用比较广泛的领域有颌面外科、牙体牙髓、正畸治疗以及种植牙等。通过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数字化手术模拟与基于3D模型的实操手术演练,能辅助医师预评估个性化手术方案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我认为精准外科与微创医学是一脉相承的,我们首先提出“精准微创拔牙”及“精准微创种植牙”的概念。采用360搜索、百度搜索、必应搜索及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精准微创拔牙”及“精准微创种植牙”的概念还未见到有人正式提出。
CBCT是一种分辨率达亚毫米级的三维影像学技术,其不断提高的图像质量可较清晰地呈现骨小梁结构,结合口腔全景片,可以提前针对阻生牙及毗邻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然后对其各方面的阻力进行分析,提前设计解除阻力的手术方案并可以进行虚拟手术。对于一些很复杂的病例,可以进行3D打印模型,并进行手术模拟。“精准微创拔牙”可以减少对软组织、骨组织及神经损伤,达到精准微创的目的。
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在微创种植牙领域的临床应用。种植牙技术是牙列缺损和缺失患者理想的口腔修复方式。种植治疗术前需评估牙槽骨质量、高度等因素以选择种植位点和不同手术方法,如当牙槽骨高度不及2mm时需通过骨增量手术等方式保证种植体稳定性。个性化导航模板是根据病人的个性化解剖结构制作而成,可以将传统的手术操作按照术前的模拟设计精确执行,实现个性化、精准化、微创化治疗。“精准微创种植牙”可以实现精准种植并保留牙齿的功能及美观的终极目的。
“精准微创拔牙”及“精准微创种植牙”是对微创医学和精准外科的继承与发展。依托现有的技术,“精准微创拔牙”及“精准微创种植牙”技术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促进当代口腔医学的发展。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微信公众号:刘春栋医生
新浪微博:@刘春栋医生
头条号:刘春栋医生
本文是刘春栋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