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肖东 三甲
肖东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普外病区

再谈小儿卡介苗接种后引起的腋下包块

4822人已读

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患结核病,其实接种任何疫苗都是为了预防被传染上相对应的疾病,卡介苗也不例外。但有一些孩子在接种后出现与注射同侧的腋窝处出现肿块,由小逐渐变大,且并不伴有疼痛,往往是在给孩子洗澡时偶然发现,因为该肿块对孩子的活动发育没有影响,故也没有引起家长太多关注,等到包块长大了,发红了就着急了。赶忙跑到医院去看,可是去了医院就米糊了,为什么呢?因为医生给出了很多选项,尤其是对这个病的发展过程和转归没我讲的很清楚,加上家长心疼孩子,就出现了困惑。看过医生的家长一般会遇到以下几种说法:1.观察一下。2.去结核病院或传染病院治疗。3.手术切除。4.等包块变软了,手术切开排脓,每天换药,并口服抗结核药或用抗结核药冲洗患处。5.局部热敷并敷药膏。等等,你们看,作为非专业的家长,遇到这么多治疗方案,能不迷糊吗?那到底哪个方法对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治疗方案呢?

其实根本原因是这些医生自己也没弄明白这个病的病理过程。疫苗本是预防结核的,怎么能把打了疫苗的孩子当结核病人对待呢,他除了腋下有个包包以外,哪里还和结核病人有一样的表现呢?结核病人是具备传染性的,是传染病。但接种疫苗是不传染的,只是接种后的过度反应,当然了,也有一种免疫缺陷的孩子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发烧,全身淋巴结甚至肝脾都肿大,这种情况称为“卡介苗病”,不同于我前面讲的“卡介苗接种后反应性淋巴结炎”。既然病理过程不同治疗也不一样。再者说,卡介苗接种后反应性淋巴结炎属于寒性脓疡,不像一般疖肿那样红肿热痛,所以不应向处理一般疖肿那样处理,热敷,涂药膏都不合适。这个病的病理过程是肿块由小变大,由硬变软,直至自己破溃,破溃后坏死的组织不停的变成脓液由伤口流出,但因为包块不会在一时间全部化成脓水,要一点一点的坏死液化所以病程很长,直到包块或所有的坏死组织液化流出,新生组织将缺损填平,这个病程结束。一般历时数月。在这期间家长不停的跑医院,花钱搭时间,孩子换药换怕了,形成恐惧心理。如果再长时间服用抗结核药,则肝功会受到损伤。

那为什么不用吃药呢,因为我们种的疫苗是从牛身上取的牛型结核抗体,又经过疫苗工厂减毒处理后才给人接种的安全的疫苗。而不是真正感染了人型结核杆菌。所以不是结核病人,不会传染。但疫苗也属于分枝杆菌类,它引起的肿块属寒性脓疡,且坏死后向豆腐渣样表现,伤口不易愈合。

所以接种卡介苗后出现肿块的孩子,只要不自身免疫缺陷,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只是在接种同侧肢体表现淋巴结肿大,处理方法只是针对包块即可,无需全身服药。

那么是切除呢?还是等其自行破溃呢?这个选择题要家长自己做了,其实手术治疗的目的只是为了缩短病程,使其快速愈合,把几个月的病程缩短至一周,且不影响卡介苗预防接种效果,手术后的孩子对结核照样有抵抗力。

家长看到孩子腋下长包块一来很着急,二来听说要给这么小的孩子动手术,又舍不得,往往到最后等包包长的很大,且部分或大部分化成脓水后反而不好切除了,很多医院不愿给做手术也是因为其一腋窝处风险有血管神经,组织粘连成团,一旦损伤不好处理,其二,前面提到分枝杆菌的特性,怕手术过程中脓液溢出导致伤口不愈合。

本人开展此手术已有数年,针对不同类型,中期,晚期,经久不愈200余例,处理经验丰富,且我院有完整针对此病的检验流程。接待治疗全国各地为此病困扰患儿数十例。

啰嗦了半天目的是希望大家对此病有个正确认识,当家长遇到此病时,不必着急,也不用乱吃药,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尽量减少孩子痛苦,同时也减少自己的负担。

最后简单说一下手术的事,首先打麻药不会给孩子带来伤害,手术完整切除包块,伤口一般一周一期愈合,因是在腋下,所以不留疤。即使有痕迹,平时也看不到。但手术时机最好选在包块没有变软或刚刚变软,大小相当于或大于葡萄大小。如果选择换药,每次只是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即可,不必填塞什么药膏或药水冲洗。

最后,希望您少走弯路,快速康复!


肖东
肖东 主任医师
深圳市儿童医院 普外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