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利于心脏健康的行走锻炼!
走路是我们从小就会的小运动,如何让行走起到锻炼心脏的做用呢?还是需要一些小办法。
步行能增强人的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坚持步行锻炼,有益于防治肥胖病。特别在空气清新的户外散步,能改善人体神经功能,使大脑放松、精神愉快、陶冶情操,有助于消除疲劳,可提高工作效率。
普通散步法;适合不同的年龄层,没有什么动作要求,既简便又放松。锻炼者可在早晨、晚上练习,练习的时间和步行速度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安排。一般慢速散步在每分钟60步左右,中速散步在每分钟80步左右。练习时间每次15分钟,每天1~2次就可获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快速步行法;此方法是在普通散步的基础上加快步行速度,配合手臂摆动,每小时步行5000米左右。这种步行方法,加大了运动强度,身体健康者可多练习。一般每次20~30分钟,每周2~3次就可达到满意效果。
定量步行法;此法就是每次规定时间或距离、规定数量,从而提高练习质量来健身的方法。如步行的时间不变,逐步提高走路的距离。这种方法对检查评价自身锻炼的效果有一定意义,可适用于中年人。
摆臂散步法 ;此法是在散步时两臂有意用力向前后大幅度摆动的练习方法。可增加锻炼者肩部和胸廓的活动,配合呼吸动作,有利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散步时间和速度可因人而异。
摩腹散步法;散步时将两手掌重叠放于腹脐部位,做顺、逆时针旋转按摩各36次。这种方法有利于防治肠胃病,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消化,有增进健康作用。
拍打散步法;散步时利用两臂自然摆动,手掌拍打肩、胸、腹、腰、背等各部位。这是一种传统保健方法,可按摩穴位,有舒筋活络、缓解紧张、消除疲劳的作用。
倒走散步法;这种方法改变了人体步行方向和习惯,有利于锻炼人体的感觉器官的平衡。倒走时从脚尖先着地过渡到脚跟,对按摩脚尖穴位、经络有良好作用。练习的时间和量一般在5分钟左右,也可以向前走与后退走交替进行。
本文是李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