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性肠病营养支持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炎性肠病患者肠道不能正常吸收进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多种微量 元素,加上肠道炎症或服用的药物可能造成食欲不佳,因此IBD常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甚至影响小孩正常的生长发育。营养支持对IBD症状缓解及促进愈合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持自身良好的营养状态是治疗IBD的一个重要部分。
1.克罗恩病急性期,如消化道症状明显,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使肠道休息并采 用肠外营养,以纠正负氮平衡,1~2周后症状减轻,可辅以少量流质饮食。肠道炎症减轻 后,可给予少渣流质饮食。恢复期消化道症状消失后,可采用少渣软饭。
4周后逐渐改为普食。当患者无法接受全膳食时,通过口或管饲要素膳食是必要的。 ①高能量高蛋白质膳食:每日供给能量30~35kcal/kg.d;蛋白质1.5g/(kg·d)左右, 因患者系慢性病过程,故易出现负氮平衡,应供给高能量高蛋白膳食,蛋白质中50%应为 动物蛋白。 ②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因疾病影响脂溶性维生素以及维生素B12的吸收,故应注 意充分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A、D、K、C等,除给予菜汤、果汁、枣泥、去油肉汤等 外,还应补充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调。补充钾、钠、钙、镁、铁等,还 应补充锌。
由于脂肪吸收障碍,脂肪在肠内与钙形成钙皂,故还要补充钙。 ③主食以精制米面为主,对合并不全性肠梗阻的患者禁用粗粮。副食以瘦肉、鸡、鱼、 动物肝,以及蛋类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补充适当豆制品。限用牛奶,慎用海鲜类食品,以 免因蛋白质过敏加重胃肠道症状。 ④少渣低脂膳食:每天膳食中应限制脂肪在40g以下,可采用短、中链脂肪酸。少用 茎、叶类蔬菜,可用根块类蔬菜,如山药、土豆、胡萝卜等。 ⑤少量多餐,每日进餐4~5次,尽量压缩食物体积,提高单位数量中的营养价值。 ⑥烹调以煮、烩、蒸等为主,不用油炸与油煎等方法。不用浓味调料。
2.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期给予清流质膳食,以免刺激肠黏膜。病情好转后,应采 用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营养充足、无刺激性的少渣半流质膳食,恢复期可进食少渣软饭。 重症则应采取胃肠外营养支持。 ①高能量高蛋白膳食:给予足够的能量,以补充经肠丢失的能量和蛋白质,满足机体的 需要。每日供给能量30kcal/kg.d左右,蛋白质按1.5~2.0g/(kg·d),选用含蛋白质丰富 的食品,如瘦肉、家禽、鱼类、蛋类以及适量奶类。
严重腹泻者宜提供煮过的牛奶、蒸发奶 等。 ②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应补充足量的B族维生 素,以及铁和钙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③补充水分:每天应供给1200~1600ml,若腹泻失水过多者,可饮糖盐水或辅以输 液治疗。 ④饮食应制成柔软易消化的食物,忌粗糙、坚硬、产气、油腻、不易消化及刺激性的食 物。禁忌食生蔬菜、生水果和带刺激性的葱、姜、蒜、辣椒等调味品。 ⑤少食多餐,一日进餐4~5次。
本文是刘维新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