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福英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内分泌科
低血糖是怎么回事
3267人已读
正常空腹血糖一般在3.9-6.1mmol/L。什么是低血糖呢,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血糖<2.2mmol/L;24小时后血糖<2.2-2.8mmol/L;大婴儿及年长儿血糖<2.8mmol/L就定义为低血糖。考虑到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对血糖的耐受不一样,如果血糖在2.8-3.9mmol/L之间,但有低血糖的相关表现,提高血糖浓度相关表现可缓解,也考虑低血糖。
低血糖症状有轻有重;年长儿精神紧张、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慌、手抖、大汗、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新生儿及婴幼儿反应弱、拒奶、肌张力低、体温低等;急性严重的低血糖可出现抽搐、昏迷。长期慢性低血糖发作可造成脑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智力障碍、乏力、表情淡漠、抑郁、注意力不集中、智能低下、性格行为改变等。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低血糖,造成的脑损害都是永久性的、不可逆的。

![$1@K__9SSCL647IDDSD5A]Q.png](https://n1.hdfimg.com/g7/M00/0C/EC/zYYBAFznWRGANA_PAAC-qzbaOpc792.png?_ms_=072d)
什么时候需要警惕低血糖呢,大多数低血糖发生在晨起空腹,或是伴随于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剧烈运动后,这个时候若有相关表现需特别注意监测血糖。
低血糖既然如此可怕,遇到低血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当怀疑低血糖时,如果有条件测血糖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测血糖,确定是否有低血糖,对于表现较轻的儿童可以口服糖水、糖块或是含糖量较高的饮料尽快提高血糖浓度;对于以抽搐起病的患儿需要及时就诊。
低血糖的病因复杂,严重的低血糖所致的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而不可逆,一旦发现低血糖,无论表现轻重,都建议及时就诊,让内分泌科专科大夫来帮助进一步明确病因。
本文是宋福英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