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髋关节撞击症可以考虑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诊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间解剖的异常,或长期不正常外力作用于髋关节,导致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长期不正常接触、碰撞,引起髋关节慢性疼痛,以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旋受限。多发于喜欢运动的青壮年。
临床表现
早期多数步态正常,部分患者出现腹股沟处、臀后区、大转子区疼痛,通常为深部间歇性疼痛和酸胀。在反复深蹲、久坐站起、重体力劳动、夜间卧床转身以及长距离行走后,疼痛明显加重,休息后缓解。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腰背部、骶髂关节、臀部等部位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膝关节。疼痛严重时,不能侧卧,甚至无法行走,出现间歇性跛行。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关节僵硬、乏力、活动度下降,改变体位时关节会有“卡住”的感觉,稍微活动后减轻,有时还能听到骨擦音。
并发症
错过最佳治疗时期,或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引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疾病。
先天性髋臼和股骨近端发育异常,以及髋关节反复慢性撞击或摩擦等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由于髋关节发育异常,髋臼缘破损或股骨头发生过度磨损,长出多余骨质,损伤了髋关节内部结构,引起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另外,髋关节撞击综合征还与急、慢性关节损伤有关。
1.体格检查
髋关节活动受限,以屈曲、内收、内旋受限最为明显,早期或病情较轻的步态多为正常,但是病情一旦加重,行走时通常会伴有躯干向患侧弯曲。前后撞击试验、屈髋外展外旋试验、Drehmann实验阳性,可以帮助了解髋关节受损情况。
2.影像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前后位、侧位平片,可以发现股骨头“手枪柄样”畸形、髋臼后倾畸形等。
(2)MRI检查
单髋MRI检查能更加细致地评估髋关节盂唇、软骨及软组织损伤情况,对盂唇的不同程度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3)CT检查
可以评估骨性异常,目前也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诊断
根据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结合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鉴别诊断
原发性髋关节脱位、半脱位、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与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都会有腹股沟区域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可以通过影像检查鉴别诊断。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治疗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早期患者,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者,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1)加强休息
限制髋关节活动,改变髋关节的运动方式,停止所有导致疼痛的活动。
(2)药物治疗
疼痛时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布洛芬等,疼痛严重的可以采用强的松龙加利多卡因等药物,进行封闭治疗。
(3)物理治疗
超短波理疗、磁疗等也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
2.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只能缓解疼痛,不能阻止关节病变,手术治疗的目的在于解除髋关节的异常解剖结构,恢复关节活动度,消除股骨近端与髋臼的碰撞,修复受损的软组织,延缓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目前常用的是关节镜手术,如股骨头颈成形术、盂唇成形或缝合术,可以修复受损的关节。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晚期如果发生了髋关节骨关节炎,可以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3.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
在影像引导下,主要是在超声引导下,可以清晰的定位髋关节囊、病损盂唇,将自身提取的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到病变处,富血小板血浆中的血小板会即时产生生理修复作用,分泌促进组织恢复的细胞因子并形成细胞骨架,诱导并募集自身外周干细胞定植于细胞骨架上,从而启动自身修复过程,如果治疗时机得当,盂唇软骨有再生可能,从目前临床治疗效果看,多数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优于传统的口服药物等保守治疗方法,避免了关节镜甚至关节置换手术。


盂唇损伤病例介绍

盂唇损伤患者第三次治疗

预后
早期及时治疗,修复受损的软骨,大多数患者恢复比较好。但是对于损伤严重,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关节功能会受到影响。
本文是崔文瑶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