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治疗
一、什么是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是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一个宽大的间隙,腔内含有脑脊液。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积聚于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神经损害和脑水肿,并由此引起长时间头痛、头晕,甚至出现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
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的脑损伤有哪些?
1、出血后血液凝固、血红蛋白沉积,出现脑积水和脑室扩张;
2、出血释放的各种炎症物质引起脑膜炎,脑脊液增多使颅内压增高;
3、出血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和组织胺刺激血管和脑膜,引起血管痉挛;
4、使细胞内代谢紊乱,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细胞的凋亡。
3、 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治疗?
一旦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内势必会有血液细胞,因此除了影像学检查外,通过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比较准确的方法。做腰椎穿刺的主要目的为:
1、诊断病情。通过查看脑脊液的常规和生化报告,了解脑脊液的情况和变化,从而判断颅内病情。
2、治疗疾病。通过于因脑脊液压力过高的放液(减压)和引流血性脑脊液,从而减轻脑血管痉挛及脑水肿的发生。包括:
(1)减轻脑血管的痉挛和脑水肿;
(2)减少血液中分解的毒性物质对脑神经组织的损害;
(3)引流颅内脑脊液后,颅内压降低,加快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的缓解,从而减轻病人痛苦;
(4)避免蛛网膜下腔粘连,减少上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后遗症;
(5)减少伤后癫痫的发病率。
腰椎穿刺术一般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此处不可能伤至脊髓,长的马尾神经根游动于脑脊液内,也不易刺伤,是腰穿的安全部位。

四、哪些情况下不适宜采用腰椎穿刺治疗?
1、局部皮肤、软组织、骨有炎症时不可穿刺;
2、颅内明显压力增高有脑疝迹象者不能穿刺;
3、病情危重处于休克或濒于休克者不能穿刺;
4、有脊髓压迫症状病、脊髓功能已处于完全消失的临界状态不可穿刺。
本文是张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