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熊子云
副主任医师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廓假性囊肿的诊治
2032人已读
耳廓假囊肿指耳廓软骨夹层内的非化脓性浆液性囊肿。多发生于一侧耳廓的外侧前面上半部,内有浆液性渗出液,形成囊肿样隆起。男性多于女性数十倍,多发于20岁~50岁的成年人。
【病因】
尚未明确,可能与外伤有关。耳廓可能受到某些机械刺激如硬枕压迫,无意触摸等,引起局部循环障碍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先天性发育不良,即胚胎第1、2鳃弓的6个耳丘融合异常遗留潜在的组织腔隙,留下了发生耳廓假性囊肿的组织基础。
【临床表现】
病人常偶然发现耳廓前面上方局限性隆起,逐渐增大。小者可无任何症状,大的可有胀感、波动感、灼热感或痒感,常无痛感。肿胀范围清楚,皮肤色泽正常。透照时透光度良好,可与血肿区别。穿刺抽吸时,可抽出淡黄清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治疗】
1.理疗早期可行紫外线照射或超短波等物理治疗,以制止渗液与促进吸收。也可用激光(YAG激光或CO激光)将囊壁打穿,放出液体,加压包扎。也有报道用蜡疗、磁疗、冷冻、射频等治疗。
2.穿刺抽液、局部压迫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囊液抽出,然后用石膏固定压迫局部或用两片圆形(直径约1.5cm)的磁铁置于囊肿部位的耳廓前后,用磁铁吸力压迫局部。
3.囊腔内注射药物有人用平阳霉素、15%高渗盐水、50%葡萄糖或2%碘酊于抽液后注入囊腔,加压包扎,促使囊壁粘连、机化。
4.手术经久不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部分囊肿前壁,搔刮囊肿内肉芽及增厚组织,作无菌加压包扎。
本文是熊子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