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郑坤坤 人已读
第一部分:总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流受阻的眼底病变。眼底主要表现为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内出血、视网膜水肿、黄斑水肿。
根据阻塞部位和范围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和分支静脉阻塞(BRVO)。从程度上讲,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较分支阻塞程度更重,治疗更加困难,对视力的影响更大,但是基本的治疗方法是差不多的。
第二部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
发病情况:多为单眼发病,男女发病率相等。90%的患者发病年龄大于50岁。老年人发病多继发于视网膜动脉硬化,年轻人发病多由于静脉本身炎症导致。
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治疗全身疾病能减少眼部并发症的发生。
发病机制:多数观点认为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形成有关,血栓形成有这么几个原因:
1.动脉痉挛、血压突然降低、血液黏滞度增加等因素造成循环动力障碍。
2.高脂血症、血管壁硬化、高脂血症、临近组织压迫或炎症液也是其原因。
临床表现:视力突然无痛性下降。少数出血少、病情轻的患者视力下降不严重,大量出血者,视力可下降至手动。发病前也可能会有数秒至数分钟的短暂视物模糊病史,然后完全恢复至正常,这个症状在几天或几周后可能会再次出现。
眼底检查:点状、片状出血;典型的为放射状或火焰状出血。视盘水肿,静脉扩张迂曲。如果没治疗或者治疗无效,不完全阻塞可转变为完全阻塞。也可能一开始就是完全型阻塞。视网膜也可出现黄色渗出棉绒斑。随着病情进展,出血逐步减少甚至完全吸收,出血吸收时间取决于静脉阻塞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一到三个月的时间吸收出血。黄斑水肿可能会持续长时间存在,部分患者会继发黄斑前膜。
最重要的辅助检查:
1.眼底荧光造影(FFA):视盘毛细血管扩张,荧光色渗漏,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大片无灌注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FFA对判断新生血管形成、判断预后和决定正确的随访意义重大。
2.相关光断层成像仪(OCT):黄斑水肿表现为黄斑中心凹明显隆起。该检查简单明了,一看便知黄斑是否仍有水肿。
3.全身检查:血压、血糖、血常规、生化、血脂、梅毒血清学检查、凝血功能等。
治疗:
⑴、药物治疗
①活血化瘀药物,例如复方血栓通、复方丹参、云南白药、蚓激酶等,但推广使用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该类药物只是辅助治疗。
②、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主要用来减轻黄斑水肿,例如眼内或者球旁注射曲安奈德,使视力提高,但药效较短,并且可引起白内障加速发展、眼压升高、眼内炎的风险。
目前临床开展眼内注射地塞米松缓释剂(傲迪适,目前已降价至4000元),注射一次可以管四到六个月,是治疗黄斑水肿的强力武器。该药尤其适用于多次注射抗VEGF药物但效果一般的患者。但是该药价格昂贵。
③、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例如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目前降价至4000元左右),这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效果明确,该药可以消除黄斑水肿及新生血管。
该药缺点:大部分患者需要反复多次眼内注射,一般药效管一个月左右。
㈡、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作为常规治疗方法,可以封闭视网膜无灌注区,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促进出血和黄斑水肿的吸收。
治疗原则:是否需要激光治疗一般是根据眼底造影的结果决定的;一旦造影提示有大片无灌注区,就需要尽快激光光凝治疗。激光治疗不能提升视力。只是一个控制手段,激光治疗能够封闭除了黄斑区以外的缺血缺氧区域。
CRVO容易引发新生血管增生,发病6个月内是虹膜新生血管的高危期,每个月应随访一次,如果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应立即进行眼内注射抗VEGF药物,并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并在光凝术后3个月、半年复查FFA,根据FFA的检查结果决定是否补充光凝。一次激光治疗费用约400元。
㈢、手术治疗
如果发生了玻璃体积血,且一个月仍不能自行吸收,或者病史时间长,眼内长增生膜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黄斑前膜等,则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并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手术花费在一万至两万左右。
第三部分: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RRVO)的病因表现及治疗
发病情况:其发病率明显高于CRVO,男女发病率相等。大部分使单眼发病,发病年龄在60-70岁之间。不过目前临床上会碰到越来越多40-50岁的患者。
发病机制:经常是由于动脉压迫静脉导致血栓形成和静脉阻塞。高血压是BRVO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此外还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青光眼、吸烟、动脉硬化相关。病理学检查会发现血管有血栓形成。
临床表现:突然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视力在1.0至指数不等。未累及黄斑的阻塞视力较好;累及黄斑的阻塞,视力明显下降。
眼底检查:阻塞区域为眼底的一个或两个象限,以火焰状出血为主;阻塞引起的血管异常也可以引起大量渗漏,呈黄白色。视网膜新生血管一般出现在疾病发生后的6-12个月。少数患者未及时就诊,等到玻璃体积血后才就诊,这时可能会有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出现。
辅助检查:1.眼底荧光造影(FFA):对诊断和治疗意义重大。静脉充盈延迟,可见无灌注区,荧光色渗漏,毛细血管闭塞形成大片无灌注区、微血管瘤、新生血管。FFA对判断新生血管形成、判断预后和决定正确的随访意义重大。
2.相关光断层成像仪(OCT):可准确观察黄斑水肿消退的情况。
⑴、药物治疗,与CRVO的药物治疗基本一致。
⑵、激光治疗。部分BRVO患者有一定的自愈倾向,视力有时能自行恢复部分视力,如果FFA发现有视网膜缺血区,就要及时进行缺血区光凝预防新生血管的出现,从而降低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一般发病三个月以后才需激光光凝治疗。光凝后1-2个月复查FFA,根据FFA决定是否补充激光。
第四部分: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治疗经验总结
① 临床上大部分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控制血压非常必要。
②该病对人影响最大的就是由于黄斑水肿引起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③目前黄斑水肿一般都需要药物控制,黄斑水肿具有易反复发生的特性;目前雷珠单抗、贝伐单抗或者康柏西普在临床使用广泛,很多患者每月眼内注射一次药物,部分患者在注射几针后黄斑水肿还可能会反复发作;或者很少数人对雷珠单抗等药物不敏感,转为使用地塞米松缓释剂后减轻黄斑水肿的效果明显。
④部分患者在发生玻璃体积血、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后才就诊,这时只能采取玻璃体切除的手术方式,术中剥除增生膜,复位视网膜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⑤FFA和OCT检查是这个疾病的两个最重要的检查,可以指导是否激光治疗或者眼内打针治疗。
⑥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经过治疗不会失明,视力可稳定在0.05至0.8之间,大部分人在0.1至0.2之间,病史时间长的视网膜功能会逐渐下降,及时治疗可以挽救一部分视力,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药物降价
2020年1月1日更新:【大降价】医保谈判后,对于治疗眼底疾病的几个重要药物大降价,傲迪适(地塞米松缓释剂)、康柏西普、雷珠单抗、阿柏西普通通降至4000元左右,康柏西普及雷珠单抗降价幅度接近2000元,傲迪适降价幅度超过一万元。
例如青岛地区,抗VEGF药物自2020年1月1日执行新标准,药费70%进入统筹(药费的70%可以按照医保类别比例报销,剩下的百分之30是自费),统筹部分按照医保类别进行报销,退休93%,在职86%,一类居民医保70%,二类55%,这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药费支出!
结尾
如果感觉本文章对您有帮助,麻烦点击个“有帮助”,谢谢支持!
如果感觉文章还有哪些不足,或者需要补充的,可以评论指出,本人会不断补充更正!
本文是郑坤坤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