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不能总是责备医生,还有其他因素
骨折以后,不管用什么治疗方法,病人总是希望骨折快点长好,这是人之常情。我在参加医疗事故鉴定时,有时会碰到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往往责备医生的情况。做了手术以后,如果骨折老是长不好(医学上称为骨不连),不少病人怀疑医生没有把手术做好,或者没有上好石膏等等。总之,是医生没有处理好。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医生是很受委屈的。事实上,发生骨折老是不长好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手术因素或者上石膏之外,骨折的严重程度,以及全身的营养情况都非常重要。
有哪些因素影响骨折的愈合?当然有技术因素,例如:不恰当地切开复位、骨折固定的不牢靠、骨折固定的时间不够、牵引和钢板螺钉固定方式不当使骨折端分离等。
譬如:做手术时,医生将骨膜剥离过多,可影响骨折端的血液供应,从而增加骨不连的发生率;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导致骨折端对位不佳,出现骨缺损或骨分离、或骨折端有软组织嵌入,这些也是导致骨不连的因素;反复、粗暴的或多次手法复位加重局部软组织及骨膜的损伤。有时医生内固定方式的选择恰当与否也与骨不连发生有关。此外,不恰当的功能锻炼、过早进行功能锻炼等因素,也有可能造成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
有许多情况下发生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与医生的处理无关。譬如,骨折为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部位有伤口,伤口内有许多细菌,与骨折部位没有伤口(医学上称为闭合性骨折),两者的骨折愈合往往不同。前者(骨折部位有伤口)产生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的情况比后者——骨折部位没有伤口(医学上称为闭合性骨折)更容易发生。与此密切相关的是骨折端感染,开放性骨折比闭合性骨折更容易发生骨折端感染。一旦发生骨折端感染,还有可能产生骨吸收,甚至慢性骨髓炎,情况就更加糟糕。创伤的严重程度:严重的创伤造成粉碎性骨折,当然比非粉碎性骨折容易发生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多节段骨折,通常中间节段血供受损,很容易发生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
全身因素主要有:病人的一般情况不佳,如营养不良、糖尿病、钙磷代谢紊乱、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使骨折愈合延迟。年龄大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相比年轻人要迟一些,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骨折愈合较成人快。体质比较差、营养吸收比较差的患者要比身体健康的患者愈合的要迟一些,另外吸烟、服用有碍骨折愈合的药物,都有可能导致骨折延迟愈合或者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
最后,还要考虑造成骨不连的生物学因素。例如:手术中使用的固定装置不稳定,导致骨折端过度活动;手术后的应力遮挡、骨质吸收及拆除内固定后的再骨折等导致的生物学过程异常均可导致骨不连,如骨痂形成障碍、骨痂钙化障碍、骨改建塑形异常等均可造成骨不连。
涉及到具体每个病人,骨折老是长不好(骨不连)的原因各不相同,最好咨询一下骨科医生。
俞永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骨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常务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首届主任委员
本文是俞永林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