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型病毒性肝炎小知识
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简称甲型肝炎)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主要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目前,多见轻症感染,典型的甲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乏力、纳差、腹胀,伴有恶心呕吐,部分重症患者可有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尿黄等,如果追问患者最初发病情况,部分人往往2周内有发热等不适。对于大多数人也许休息、或者门诊服用保肝药品可能会在2周内恢复,多呈自限性,但部分患者还是需要住院治疗,但是不用担心,因为该病病程多为自限性,所以经过对症处理,或者住院治疗都可以治愈的,且不会造成慢性。。
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所以患者发病前多有不洁的饮食史或者在外食用生凉好饮食等情况。因此,尤其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尤其在外小摊点食用生、冷、凉食物时要格外注意。
这个疾病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应该是这个年两段在外饮食比较多的原因。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甲型肝炎发生急性重型肝炎者极为少见,随着灭活灭活疫苗在全世界的使用,甲型肝炎的流行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有几个小知识大家还是需要了解:
1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长时间发病?
甲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一般有15~45天(平均30天)的潜伏期,所以常见30天左右才会发病,也就是说人感染病毒后30天左右才会有不适表现出来。因为大多数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倦怠无力、肌肉酸痛、食欲缺乏、恶心厌油、呕吐及上腹不适等,所以要和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胃肠型相鉴别。但只要你去医院感染科就会容易诊断和鉴别。
2甲型肝炎如何诊断:
1)甲型肝炎一般呈流行或暴发,也就是往往有很多人同时发病,出现相似的症状。对于散发的病例,也有较为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食纳减退,皮肤巩膜黄染等,对于多数人均有病前有可疑不洁饮食史。往往一个单位、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居所多人发病。
2)发病年龄多以学龄前儿童及青壮年多见。
3)发病季节 :多为冬春季节,全年可以有散发病例。
4)临床表现如前述。主要是消化道不适的表现。发力、纳差及皮肤巩膜黄染及尿黄等特点。一般来讲自然病程大概需要2至3周。个别患者病程较长可达6个月。
5)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低,淋巴细胞增高,可见异常淋巴细胞,尿胆红素阳性,ALT、AST升高,但多为ALT/AST比值大于1,抗-HAV IgM阳性,但阴性不能排除。
3 甲型肝炎如何治疗
多数急性甲型肝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经适当休息、合理的营养及药物辅助治疗,病程大多可以自限。对于少数重型肝炎,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加强支持疗法,阻断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主要措施如下。
首先要注意休息,其次要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低脂、富含维生素及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可多吃蔬果,蔬菜等膳食。
4 甲型肝炎如何预防
1)控制传染源很重要,发现病例应该及时报告和治疗,对于一般患者要按消化道隔离至病后3周。托幼机构的患者须隔离至肝功正常,病原学标志阴性。患者的粪便及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对生产经营食品人员应定期查体。
2)切断传播途径 搞好学校、单位等食堂及环境卫生,加强公共区域水源及粪便管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食卫生条件差的餐饮或者半熟的水产品等。
3)保护易感人群:在接触患者后7~1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剂含有较高效价的抗-HAV能有效地预防甲肝的发病。近年来,甲型肝炎疫苗已广泛应用,它具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可产生能防止及中止感染的中和抗体,目前正在研制的基因工程疫苗,是预防甲型肝炎的高纯度和高效价的理想疫苗。
5 甲型肝炎如何消毒
甲型肝炎病毒为小的RNA病毒科的一个新属,即嗜肝RNA病毒属。目前,在世界范围内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HAV是一种微小的RNA病毒,呈对称20面颗粒状,直径27~32nm,内含一条正股RNA,基因全长约7478个核苷酸,耐酸、耐乙醚、耐热,对含氯、醛类、碘类、过氧化物及环氧乙烷等消毒剂及对紫外线、微波、γ射线等较敏感,但对乙醇、氯己定等有耐受性,低温下可长期保存,其传染性亦不被破坏。所以煮熟食品或者热水中甲肝病毒很难生存。此外紫外线消毒因为简单易行,可推广使用。
6甲型肝炎如何消毒
甲型肝炎因其自限性大多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经过对症处理或者保肝治疗多在1至3个月内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极个别病例因为有基础病如心脏病、免疫力低下、肥胖、或者就诊不及时、或者发病后继续饮食不当可导致病程延长,但一般最长不超过6个月。罕有超过6个月以上。转为慢性肝炎可能性极小,尚未见有慢性病毒携带者的报道。
党双锁 2019/6/24 晚11时
本文是党双锁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