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玉磊
主治医师
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
精神卫生中心
失眠症的诊断标准
3003人已读
失眠症的临床表现有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不能简单的以画眠时间少而下失眠诊断。实际上,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差异较大,成人一般在4~9小时。尽管有些成人睡眠时间较少,但只要晨醒后精力充沛,无困乏感,即属正常睡眠。正常一个睡眠周期约1.5小时,平均一夜5个周期,而每个睡眠周期又分为非快眼动睡眠和快眼动睡眠。非快眼动睡眠占一个睡眠周期的70%,其主要功能与生长发育有关;快眼动睡眠占一个睡眠周期的30%,主要和学习、记忆、情绪的调节有关,此期与梦的发生亦有关,剥夺后出现亢奋、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ICD-10诊断标准
(a)主诉或是入睡困难,或是难以维持睡眠,或是睡眠质量差。
(b)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三次并持续一月以上。
(c)日夜专注于失眠,过分担心失眠的后果。
(d)睡眠量和/或质的不满意引起了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社会及职业功能。
CCMD-3诊断标准
(a)症状学标准
1.几乎以失眠为惟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等。
2.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b)严重程度标准
对失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c)病程标准
至少每周发生3次,并至少已1个月。
(d)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本文是邓玉磊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