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儿童缺锌“缺锌的症状及治疗
儿科门诊经常会碰到家长问“我家孩子最近胃口不好,每次吃饭都心不在焉,给她准备的东西也不吃,是不是缺锌啊?”,孩子不好好吃饭,难道都是缺锌吗?
一.如何诊断缺锌:
锌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人体很多促进代谢的物质—酶的重要组
成成分,所以锌缺乏可以出现很多症状。
1 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普遍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
2 乱吃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头发、纸屑、生米、墙灰、泥土、沙石等;
3 生长发育缓慢,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4 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出虚汗、睡觉盗汗等;
5 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不规则的红白相间图形);
6 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7 视力问题:视力下降,容易导致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
8 皮肤损害: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建议来医院进一步检查。检测缺锌最常用的方法是血锌和发锌。
血锌是取末梢血(手指或耳垂)40微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含量。正常值一般平均约13.8微摩尔/升(μmol/L)(90微克/分升),范围为12~30微摩尔/升(70~110微克/分升)。随着仪器的不同,地区不同,可有一些差异。
发锌的测定因为受到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洗涤方法及采集部位等多种条件影响,故并非诊断锌缺乏的可靠指标。
二.如何补锌
在饮食上给宝宝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是最安全的补锌方法。
1.补充富含锌的食物
据调查,动物性食物含锌量远高于植物性食物,且锌的吸收率也高。建议家长多给孩子吃瘦肉、猪肝、鱼、牡蛎等动物性食物。如果宝宝采用人工喂养,从出生后6个月起,家长应特别注意添加富含锌元素较多的辅食,帮助宝宝吸收锌元素,如:瘦肉末、蛋黄、鱼泥等。富含锌的食物有:乳制品、香蕉、卷心菜、生蚝、山核桃、扇贝、口蘑、香菇、羊肉、葵花籽、猪肝、牛肝等。
2. 婴儿应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的营养极高,温度适宜,且婴儿对母乳的吸收量也很高,而锌的吸收量更是高达62%。尤其是初乳含锌量高,平均浓度为血清锌的4─7倍。所以母乳喂养对锌元素补充十分有利。
3.饮食搭配均衡
锻炼宝宝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同时注意蔬菜、水果营养的均衡,不挑食、不偏食,这样宝宝才不容易缺锌。
4药物补锌需慎重
使用药物进行补锌,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服用补锌剂,切记遵医嘱。一般情况,补锌类药品不可连续服用2~4个月,即使遵医嘱服药,也应及时复查,合理安排服药、停药时间。
三.警惕过量补锌
补锌一定要适度,凡事过犹不及,摄入过量锌元素,可能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贫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另外,过量补锌会干扰其他营养的正常吸收,反而适得其反。详细说来,宝宝不缺锌却持续补锌,容易引起代谢紊乱,而体内有过量锌元素难以排出体外,可能抑制人体对铁、铜、钙等其余营养素的吸收,引发其他疾病。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将锌元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适度调整。
本文是梅峻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