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情况下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
中国目前大约280万人患有帕金森病。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表现为静止时肢体不自主地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随着疾病的缓慢进展,患者还会出现吞咽困难、抑郁或痴呆等症状,在疾病的晚期,不少病人面临着日常生活无法自理、禁锢于床榻的困境。
帕金森病治疗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美多芭,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首选药物。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又称为DBS手术)则被称为帕金森病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它可以达到美多芭治疗的最佳效果而且没有药物导致的运动波动和异动症。虽然美多芭等帕金森病药物的疗效会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减弱,但药物治疗不太讲究所谓的“窗口期”,可以一直使用到疾病晚期。但是,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疗法却有“窗口期”,即手术只能在疾病的某些时期进行,早于或者晚于这个时期都无法带来满意的长期疗效。
不少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治疗的时机有一定的误解,认为到药物完全无效的时候才应该考虑手术治疗,甚至很多帕金森病患者来要求我们手术时,患者在药物开期都已无法自主站立、行走更别提生活自理了,那么这些病人真的是“来的太晚了”,丧失了手术改善他们病情的机会,此时,无论手术和药物都已经无法改善他们的病情了。
目前国际上帕金森病神经内外科专家统一关于帕金森病手术时机的观点是患帕金森病4年以上,H-Y2.5级,药物开期还存在轻度平衡问题,同时伴有如异动症、运动波动等药物并发症。(通俗点讲,就是吃了美多芭等药物后,患者出现了手舞足蹈等动作或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此时接受DBS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帕金森病症状控制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是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并且可以明显地推迟和减慢帕金森病的病情进展;有利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长期症状控制。我们团队对DBS远期疗效的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在患病6年接受DBS手术的患者,在术后13年以后仍能取得很好的远期疗效,包括语言、吞咽和平衡等中轴症状。
除了评估筛选手术患者、合理的手术时机以外,手术的靶点选择也非常重要。要根据DBS术前评估的结果综合考虑来定夺最终的手术的植入靶点。
我们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是全国最早开展DBS手术治疗的科室,在这方面不仅有丰富的经验也有突出的、被国际同行所认可的学术成果;在2018年,我们在帕金森病的研究上就发表了近20篇研究成果;今年在纽约召开的第18届世界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大会(WSSFN)也特别肯定了我们团队的工作,推举我为新一届世界立体定向与动能神经外科学会副秘书长,这也是首次由华人担任世界级别神经外科协会的主席团成员。
附:
取消加成+纳入医保!上海瑞金医院脑起搏器患者福音!
自2017年8日起,上海市率先实施医院取消高值耗材加成费用,对于脑起搏器手术,就已为患者节省3万余元。在2018年4月1日,在脑起搏器手术费、住院费等全额报销的基础上,上海市政府又将脑起搏器手术纳入医保报销,双侧起搏器的报销额度高达5万元。两项费用累加,近三年,瑞金医院脑起搏器费用下降约8万元!虽然全国范围内现已有多个省市将脑起搏器纳入医保报销,但瑞金医院的整体费用“降幅”仍然位居全国首位!
外地患者来瑞金医院就诊能否享受上述政策?
外地患者在成功办理“异地医保结算”后,也可以享受上海市医保和费用减免政策。就诊前,到参保地社保/医保经办机构办理“异地就医结算”备案手续,将瑞金医院选择为前往就医的医院即可。
本文是孙伯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