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人,你的腰还好吗?
夜深人静,辗转反侧,不是因为思念远方的哪位恋人,而是失眠。
头发在键盘上,在书本上,在衣服上,就是不在自己的头上。
随便看什么电视总能痛苦流涕,不是因为多愁善感,而是因为鼻炎。
慢慢地,
年轻人觉得枸杞泡茶其实挺好喝的。
晚上泡脚原来这么舒服。
“养生”,它已经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大了养生大军。虽然略带有调侃意思,但切切实实反应了当代年轻人出现的种种身体不良状况。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一样也同样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年轻人。
走,出去吃饭。不,我腰痛。
走,出去逛街。不,我腰痛。
走,出去打球。不,我腰痛。
腰好腿好精神好!
这年头,谁不希望自己能够身体倍棒,吃嘛嘛香。
在朋友圈里看过一个朋友的发言,“明明是二十多岁的灵魂,却长着八十多岁的腰。”
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位朋友平时每天上班都是坐在电脑前,而且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下班回到家中,就是躺在沙发上玩手机。时间一长,终于把腰给“坐”坏了。
与他“同病相怜”的人不在少数,据报道,约18.3%的人都或多或少患有腰痛,也就是说平均五个成年人里面就有一个受到腰痛的困扰,而这一比例在办公室白领,司机等需要久坐的人群中比例更高。说到这,不禁想要问一句,你的腰还好吗?
都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其实,腰痛也是一样,站着说话不腰疼,腰痛的辛酸也只有自己才知道。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谈一谈腰痛。
腰痛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医学的专业角度讲,腰痛的病因主要涉及外伤性、炎症性、退行性变、先天性疾患以及肿瘤性疾患。
日常生活我们所遇到的大多是外伤性和退行性变。
外伤引起的腰痛,顾名思义就是由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肌肉拉力所致的腰椎骨折,脱位或者腰肌软组织损伤。同时,不良的体位,劳动姿势,搬运重物等可会引起慢性的累积性损伤。当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极易发生腰痛。
退行性变,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从20-25岁记住开始退变。包括纤维环及髓核组织退变。如过度活动,经常处于负重状态则髓核易于脱出,压迫或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虽然其他一些特殊情况也能引起腰痛,但更多时候,是大家一些微不足道的习惯,而这些习惯自我感觉很舒服,其实对于身体而言,却已经是极大的负担了。
所以为了“老腰”着想,尽快戒掉“二郎腿”、“葛优躺”。
当然,如果长期被腰痛困扰了正常生活,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相信大家遇到了腰痛肯定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上网查询。因此很容易被一些不恰当的信息所误导以及对信息的理解有偏差。
1. 没有卧床养病的必要
要在耐受范围内维持规律的日常活动病进行一定强度锻炼。适当运动可以帮助缓解肌肉痉挛,防止肌力下降。有学者做过研究,卧床休息并不会加快恢复速度和程度,相反,卧床的患者可能疼痛的程度更高且功能恢复更差。对于症状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卧床的患者,也应该在症状好装后,尽早回归适度的正常活动。
2. 床垫的选择
中等硬度的床垫应该是首选。床垫太软会造成脊柱弯曲增加,从而造成腰痛。因此,有些人就一反常态,睡起了硬板床。首先,睡硬床对于疼痛的改善并没有太大的作用,反而,中等硬度的床垫,能带来更好的睡眠质量。所以,过软或者过硬的床垫都不合适,中等硬度的才是最合适的。
3. 护具的使用
腰部护具可以通过限制脊柱活动起到缓解疼痛,预防急性加重的作用。然而其使用可能会强化患者对要不问题的心理负担,从而产生逃避行为及活动限制,阻带患者参与活动。因此不作为常规推荐,而对那些可以正视护具,可以积极保持运动的亚急性腰痛患者,护具仍是有益的。一项多中心研究发现,使用护具的亚急性腰痛患者对止疼药物的需求减少,功能状态也得到改善。同时,护具对用常规预防手段获益较少,仅推荐需要持续工作或者特殊需要家中脊柱负担的情况下使用,并注意定时放松。
在这里,也推荐几个日常康复锻炼。
首先,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许多人或许之前了解过这类康复训练,但是,往往病急乱投医,所以难免有些操之过急,康复锻炼时经常会出现幅度过大,速度过快,这对于康复而言有害而无益,甚至可能加重损伤。
训练1:拱桥运动
所谓的桥式运动就是拱桥运动,也是仰卧,两腿屈膝,尽量把肚子从床上抬起来,人就像座拱桥一样,达到一个弧形的姿势。坚持这个姿势10秒钟以上,然后放松,休息一下,继续进行,做10次以上。
(2)训练2:四肢交替撑地训练
跪趴在垫上,双手双脚与肩膀同宽,将对侧手脚分别向上平举,与身体持平,保持5~10秒慢慢放下。尽量保持头部不伸展或屈曲,背部保持水平,身体尽量减少向两侧晃动。两侧轮换进行,每侧重复10次。
(3)训练3:平板支撑
你只要伸直全身进入俯卧姿势,用脚趾和前臂支撑住身体,保持尽量长的时间就可以了。板支撑以一次3分钟为目标,最好能做到5分钟。
本文是王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