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陈占伟 三甲
陈占伟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癌科普宣教

2968人已读
  • 口腔癌概述及流行病学

顾名思义,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口腔的恶性肿瘤。在临床实践中口腔癌包括舌癌、上下颌牙龈癌、口底癌、腭癌、颊癌、唇癌、颌骨癌等,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内资料统计,口腔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3.5%,仅次于鼻咽癌,居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底2位,口腔癌以男性多见,其中口底癌是口腔癌中比较常见的一类。

  • 病因

所有的肿瘤都是基因突变造成的,人体内有很多的肿瘤癌基因,口腔粘膜也是这样,正常口腔粘膜细胞只有几天的寿命,长出来几天就会被体内免疫细胞识别并启动细胞衰老机制,衰老的细胞会被粘膜下的干细胞分化所替代,从而完成新陈代谢,当各种原因造成该死的细胞基因突变后,体内的免疫细胞识别不了这些衰老的细胞,就会放松对其监控,从而一直认为它是新生细胞而造成这类细胞无限增殖形成实体肿瘤。这就是恶性肿瘤的基本发生机制。

目前认为与口腔癌相关的因素有:长期吸烟、饮酒,咀嚼槟榔等刺激物,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慢性刺激,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他放射性物质照射,HPV病毒感染,长时间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等。

  • 口腔癌的危险信号

防治口腔癌首先应该注意口腔癌的癌前病变,癌前病变是指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癌变的独立的疾病。与口腔癌有关的癌前病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白斑:口腔粘膜白斑是公认的癌前病变,可表现为平伏的白色病损,或呈皱纹纸样,颗粒状,甚至发生糜烂。好发于颊,唇粘膜。口腔粘膜白斑的恶变率可超过5%

2、 红斑:口腔粘膜红斑在近年来被视为比白斑癌变率更高的疾病,舌,口底和咽侧被认为红斑的高度危险区。

3、 扁平苔藓: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其癌变率在1%左右,以糜烂型、萎缩型和斑块型较易恶变,以颊粘膜为最常见。

4、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病病:被认为与咀嚼槟榔有关,有1/3者最终可发展成癌。主要表现为进食灼痛,口干,口腔粘膜萎缩。常见于颊粘膜、唇舌等部位。

对于以下症状更应正视:

超过2周以上的溃疡:溃疡在普通人群发病十分普遍,所以很多人对此掉以轻心。口腔溃疡是日常生活中多见情形,但某些口腔溃疡又确实是癌前征兆,所以自我诊断、明确区分非常重要。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特点就是自愈性,不经治疗也可自行愈合,对它没有可根治药物,一般而言,口腔溃疡伤口只要不继续给予外在创伤,适当治疗后,通常在两三个星期之内应该会愈合,而且复发性口腔溃疡每次发作的部位大多不一样。由此,如果同一个地方发生口腔溃疡,伤口未愈超过两周以上,而且没有任何好转迹象,则要警惕此类难愈合溃疡有可能是口腔癌在人体的早期表现之一,应立即到专科进行排查以明确诊断。

  • 口腔癌的诊断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口腔癌治疗的关键。

口腔癌的表现有哪些?

1、 口腔颌面部出现新生物,表面颗粒状,菜花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

2、 舌、口底、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

3、 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

4、 口腔或颜面部溃疡超过两周以上不愈合。

5、 不能解释的口腔粘膜白斑或红斑及浸润块。

毫无疑问,发现口腔癌或怀疑患口腔癌者都应尽早就医,口腔癌的明确诊断一般需要局部活检经病理切片,显微镜下确诊。

  • 口腔癌的治疗

口腔癌的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早期口腔癌手术可以直接切除,中晚期口腔癌可以选择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包括术前诱导辅助化疗、术后放疗等。应客观地估计病人情况采用多学科会诊的方法来决定治疗方案,口腔癌的治疗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第一次治疗是否正确客观。

手术治疗包括原发灶的处理、颈部淋巴结的处理和切除后缺损的修复。

  • 预后

口腔癌总的5年生存率为50-70%I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III-IV期为40-50%。因此提高口腔癌病人长期生存率的关键是加强宣教,提高人们对早期口腔癌的认识,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 口腔癌的预防

1、 消除慢性刺激和损伤

在口腔内,由于口腔卫生关系常有慢性炎症刺激,加上机械性损伤可能成为促癌因素。去除病因是最好的预防方法。应及时处理残根、残冠、错位牙,磨平锐利的牙尖,去除不良修复的假牙。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卫生,戒除烟酒,不吃过烫和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咀嚼槟榔,户外暴晒或在有害工业物质接触下工作时,加强防护。

2、 保持健康的精神状态

3、 改变不良习惯

戒除烟酒,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陈占伟
陈占伟 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