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篇——从溺水to生存
游泳,是广大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
调查报告:在中国,意外伤害是0~ 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后,还有着上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0~ 14岁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 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 4~ 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



溺水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被剥夺,给一个个溺亡者家庭带来难以磨灭心灵创伤。
淹溺的概念
淹溺常称为溺水,是一种淹没或沉浸在液性介质中并导致呼吸损害的过程,由于罹害者无法呼吸空气,引起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窒息导致死亡。
通常将淹溺死亡称为溺死,以下两种术语来对比描述淹溺导致室息的机制:液体吸人肺所致称为湿性淹溺;因喉疼挛所致无(或很少)液体吸人肺称为干性淹溺。
一、临床特点
(一)一般表现
淹溺者的许多症状和体征多发生在淹溺现场。缺氧是淹溺者最重要的表现,可引起全身缺氧,可导致心跳呼吸骤停、脑水肿,肺部吸人污水可发生肺部感染。在病程演变中可发生低氧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等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如淹没于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存池等处时,除淹溺窒息表现外,还会伴有相应的皮肤黏膜损伤和全身中毒。
患者常表现为窒息、昏迷及意识不清,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有颜面、指端发绀,面部肿胀,双眼结膜充血,口鼻充满泡沫或杂质,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性及细湿哆音,四肢冰冷,腹部鼓胀,寒战。海水淹溺者有口渴感,可伴有头、颈部损伤。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体温。
(二)各系统表现
1.神经系统:头痛、烦躁不安.抽搐、昏睡、昏迷、肌张力增加、视觉障碍、牙关紧闭。
2.循环系统: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心音微弱或消失,血压不稳、心律失常、心室颤动或心室静止。
3.呼吸系统:剧烈呛咳、胸痛、血性泡沫状痰,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偶有喘鸣音,呼吸困难,呼吸表浅、急促或静止。
4.消化系统:吞人大量水呈胃扩张, 复苏时及复苏后有呕吐。
5.泌尿系:统尿液可呈橘红色,可出现少尿和无尿。淡水溺水者复苏后的短期内还可出现委发型肺水肿及凝血障碍。
二、生命指征评估
1.评估淹测持续时间以及开始施救时间。
2. 观察意识、呼吸脉搏心率及节律、皮肤色泽,评估缺氧、室息的严重程度。
3.及时判断心脏停搏,并观察复苏效果。
4.判断是否存在低体温。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淹溺的病史和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须鉴别继发于其他疾病的淹溺,要通过详细了解既往史和检查资料做出判断。
四、急救处理
(一)现场急救
1.淹溺复苏缺氧时间和程度是决定淹溺预后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紧急治疗是尽快对淹溺者进行通气和供氧。要尽可能迅速将淹溺者安全地从水中救出。一但从水中救出,立即清除口鼻内水泥沙污物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杨.对无反应和无呼吸的淹溺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特别是呼吸支持。

2.倒水方法现场常用的倒水 (控水)动作有:将患者腹部置于施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部下垂,施救者平压患者背部,将呼吸道和胃内的水倒出;或由施救者抱起患者的腰腹部,使背部朝上,头部下垂予以倒水。如有心跳呼吸骤停立即CPR,不应因倒水而延误CPR。


(二)急诊处理
经现场抢救的淹溺者应及时送至医院给予进一步的评估和监护,采取综合措施支持呼吸功能。
溺水的自救及救人
一、游泳时溺水该怎么自救


如无漂浮物可用,“水母漂”能救你一命
发生溺水,等待救援时,学会“水母漂”,可能会救你一命,吸气后全身放松俯漂在水面,四肢自然下垂,似水母般静静漂浮,待需要吸气时,双手向下向外压划水,顺势抬头吐吸气,随即低头闭气恢复漂浮姿势。而四肢乱动,拼命挣扎,大喊大叫,会浪费体力致溺亡。

二、如遇到有人溺水如何施救
溺水施救“静、呼、快、准”:保持冷静;呼叫求救周边人群,呼叫120,119;快速观察周围环境有无可利用物;根据观察情况选择准确的施救方法。








注:将淹溺者安全地从水中救出后,应按本文四(一)中的现场急救方法立即对溺水者进行施救,以免耽误急救。

溺水应怎样预防












本文是吴坤荣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