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肾结石科普(四):治疗选择----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CNL)
经皮肾镜取石术,英文简写为PCNL,就是从后腰部建立一条从皮肤到肾脏的通道,然后通过这个通道把肾镜插入肾脏,寻找到结石后,利用钬激光等碎石设备,把肾结石击碎并从这个通道取出,这就是老百姓所谓的“打孔取石”。这个手术是Fernström和Johansson于1976年首次报道,1985年引进中国,近15年在国内得到广泛开展,成为治疗大肾结石的标准术式。
最佳适应症:2cm以上的肾结石、体外碎石无效或软镜碎石失败的2cm以下的肾结石、以及部分输尿管上段嵌顿结石。
优点:
(1)碎石效率高:此术式通道较大,可使用大功率激光,碎石效率高,一次手术可取出4-5cm大结石,如果这样大的结石采用软镜碎石术,可能需要2-3次手术方能完成。
(2)一期清石率高:打碎的肾结石可经腰部人工通道取出,结石残留概率低,一期清石率在90%以上。
(3)创伤小,恢复快,美观:虽然经皮肾镜取石术比软镜碎石术创伤大风险高,但与开放手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仍具有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等优点。
(4)经济实惠:与软镜取石术相比,经皮肾镜取石术需要的设备和耗材少;也不要提前置入输尿管支架管;碎石效率高,很多大结石经皮肾镜一次即可取净,软镜取石术可能需要多次手术方能取净结石,因此经皮肾镜取石术总费用明显低于软镜取石术。
缺点:
(1)有一定的大出血风险:肾脏是血管非常丰富的器官,肾脏血流占心脏排出血量的1/4,因此在建立这个通道是要非常精细精准。随着医疗设备的改进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大出血风险越来越低,尤其是我院广泛使用微创经皮肾镜和超细经皮肾镜技术,大出血风险更低,输血率和介入栓塞率均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
(2)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手术。根据患者结石的部位、大小、硬度、积水和感染等情况来设计通道位置、大小、数目和相应的碎石工具。如果通道设计和操作不当的话,可能增加出血、并发症和结石残余的风险。既要尽量避免出血、又要努力取净结石、还要保护肾脏功能,这需要非常精细的术前评估、手术设计、操作技术和精细的术后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经皮肾镜取石术要比治疗肾癌的肾切除术难度大很多。
(3)仍有一定的感染、结石残留风险:对于感染性结石和复杂多发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也不是万能的,仍有发生严重感染、结石残留的风险。
(4)对患者心肺功能要求较高:由于该术式大多采用俯卧位,高龄、心肺功能极差者,无法采用此治疗方式。
综上所示,经皮肾镜取石术已成为2cm以上肾结石的首选治疗方式,是具有一定手术创伤和风险的微创取石技术。
本文是王光春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