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
发表者:李玉福 人已读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有朋友咨询清晨醒来,站起的一瞬间脚跟针扎般的痛,走走就好些;站久了,脚跟会钻心地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疼起来也让人坐立不宁,影响到很多人的生活。
脚跟痛最常见原因之一是足底筋膜炎。大约十分之一的40-60岁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痛。 那么,什么是足底筋膜呢?足底筋膜是穿过脚底的一层厚厚的纤维结缔组织,从脚跟骨一直连接到脚趾,并且支撑着足弓。
原因是什么呢
在正常情况下,足底筋膜就像一个减震的弓弦,支撑着我们的足弓。走路时,当我们的脚着地的时候,会拉伸足底筋膜。如果拉伸的张力或压力太大,就会在筋膜上产生小的撕裂。反复拉伸和撕裂会刺激足底筋膜并引起炎症反应,形成疤痕组织,在走路和站立时就会疼痛。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具体的引起足底筋膜炎的原因尚不清楚。
症状
足底筋膜炎通常会引起尖锐的刺痛。
多为单侧。最常见的部位是脚后跟中心地带。
疼痛往往发生在早晨刚床时头几步或者休息过后开始走路的时候。当你站起来,多走动一会儿,疼痛通常会减轻,但是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可能又会卷土重来。
疼痛通常在运动完休息一会儿后会加重,而不是在运动过程中。
危险因素
虽然有时足底筋膜炎并没有明显的原因,但下面这些因素会增加发生足底筋膜炎的风险:
年龄。足底筋膜炎在40至60岁之间最常见,不可控因素。
肥胖。多余的体重对你的脚是额外的负担,减肥,减肥!
某些类型的运动。对脚后跟和附着组织造成很大压力的活动,如长跑,弹跳活动,芭蕾舞蹈和有氧舞蹈都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的早期发作。
脚部力学。扁平足,脚弓过高或者走路姿势异常,都会影响站立时体重的分布方式,给足底筋膜带来额外的压力。
需要长期站立的职业。长时间的站立可能损伤足底筋膜。
并发症
置之不理的话,足底筋膜炎可能会变成慢性足跟痛,影响正常活动。 因疼痛而改变走路的方式还可能会导致脚,膝,髋或背部的问题。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体检进行诊断。 医生会检查压痛部位,痛点的位置可以帮助确定引起疼痛的原因。
影像检查
通常不需要影像检查来确诊。 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拍X光片或做磁共振成像来排除其它可能引起足跟疼痛的原因,例如压力性骨折或神经压迫等原因。
有时X光片显示从脚后跟有向前突出的骨刺。在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是骨刺引起了脚跟疼痛,需要手术切除。 但是后来发现许多有骨刺的人并没有脚后跟疼痛而且手术去除骨刺也没有改善症状。所以,目前认为,骨刺本身并不是引起疼痛的直接原因。有些骨刺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损伤,产生炎症反应才导致疼痛。
治疗
1.药物
非甾体镇痛消炎药如布洛芬或者美洛昔康可缓解足底筋膜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2.保守疗法:
大多数有足底筋膜炎的人在几个月的保守治疗后可以恢复。
这些治疗包括休息、穿软底鞋、冷敷痛点、艾灸、中医外洗熏蒸、伸展运动来舒展足底筋膜和跟腱、力量训练等理疗来加强小腿肌肉的力量,稳定你的脚踝和脚后跟。
如果保守疗法几个月后无效,可以采取下面的治疗方案:
a注射/封闭。将一种类固醇药物注射到疼痛区域可以暂时缓解疼痛。不建议多次注射,因为它们可以削弱你的足底筋膜,并可能导致其破裂。一般不要超过三次,最近的疗法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在缓解疼痛的同时减轻组织破裂的风险。
b体外冲击波治疗。把声波打到脚后跟疼痛区域以促进愈合。通常用于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足底筋膜炎。可能会导致瘀伤,肿胀,疼痛,麻木或刺痛。虽然这个疗法有一些很有希望的疗效,但是并没有显示出持续的有效性。
祝大家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本文是李玉福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发表于:201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