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卵巢上那些小包块
卵巢是什么样子的?
正常女性有一对(两个)卵巢,体积约4*3*1cm,形状像一颗大一点扁一点的桃核,但外观是白色的。育龄期女性的卵巢表面坑坑洼洼,有点像月球。它依靠卵巢系膜和韧带悬挂于我们的盆腔侧壁,肩负着人类繁衍的重要使命。其主要的功能就是分泌生殖激素和产生卵子。
卵巢的功能实现依赖“中央”(下丘脑-垂体)的指挥和“地方”(卵泡和间质)的协同。一般来说,进入青春期后,女性卵巢定期(多为一个月)发育成熟并排出卵子。任何时候,如果把正常女性的卵巢切开,就可以看到这些未发育的卵泡,发育中的卵泡,或者排卵后形成的黄体,这些结构间还有间质细胞和血管。肉眼看来,卵巢就是一部分呈实性,另一部分成囊状。
卵巢上的的囊性结构可能有哪些呢?
卵泡:卵泡的大小可以从肉眼不可见直到超过2cm不等,基本形态就是一个小液泡。一般来说,人类每一个月会有一颗卵子发育成熟,而其他卵泡在发育中途就萎缩退化了。如果我们做卵巢的横切面,就可以看到这些发育中或发育成熟的“小液泡”。
黄体:卵泡成熟排出卵子后将会发生塌陷,细胞分裂增生,毛细血管大量生长,形成了一个剖面黄色,内含血液和浆液的囊性结构,称为“黄体”,为胚胎发育提供必要的激素。
滤泡:卵泡发育过程中或发育成熟后出现异常,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最终不能排除正常卵子,而存留有一个囊性结构。一般4-6月左右可明显缩小或自行消失。
良性肿瘤:理论上生殖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也因此卵巢上的肿瘤千奇百怪,最常见的当然是卵巢畸胎瘤啦!人们也会戏称为妈妈留在宝宝体内的“双胞胎”,这当然是开玩笑的啦!畸胎瘤可能与母源性细胞分裂异常,但不可能发育为正常胎儿,但可以分化为多胚层的组织,比如毛发、脂肪、骨骼,看上去确实有点“瘆得慌”。
恶性肿瘤:如果卵巢上的细胞向癌细胞分化就可以形成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上皮来源的肿瘤。在B超上的表现常常是一半实性一半囊性,像一个“百香果”。如果发现这样性质的包块,无论大小,都要充分重视哦!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卵巢上与排卵相关的囊性包块都会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可能在1-3个月内增大或缩小。对于影像学检查良性倾向的卵巢包块,在没有症状时,我们应予以充分的观察期限。当然如果包块存在超过半年或1年,则不应首先考虑与排卵相关,而倾向于肿瘤性赘生物的可能,并予以积极的处理。
本文是王悦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