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低怎么办?
乳腺癌化疗常常会引起白细胞减少,在化疗后不久即发生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并且在之后的几天甚至十几天内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这不仅会影响后续化疗的正常实施,而且会使病人的抵抗力减弱,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一些慢性炎症病灶也容易急性发作。
当血常规白细胞总数≤4×109/L时,中性粒细胞数量正常或略低,无临床症状者诊断为粒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时,部分病人会出现疲乏、头晕、虚弱、食欲不振、低热、慢性腹泻、口腔溃疡等表现。白细胞总数≤2×109/L时可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粒缺发生时感染及严重感染的风险明显升高,病人可因严重感染而出现寒战高热、头痛及感染部位的不适症状,并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及时间成正比。
白细胞的减少在化疗后不久即发生,并且在之后的7至14天内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下降至最低点后可逐渐回升,白细胞水平呈U字型变化。白细胞下降的程度以及最低点出现的时间与化疗药物的品种和剂量有关,相同治疗方案的患者之间也存在着个体差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升白。
哪些患者需要升白?
1. 白细胞减少严重,出现了发热症状。
2. 白细胞减少程度不太深,但影响了后续治疗,易产生治疗延误的。
3. 化疗后骨髓抑制副作用非常严重的。
升白细胞的办法
1. 药物治疗
(1)升白针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俗称升白针,它通过促进病人骨髓里未成熟的白细胞提前成熟,从而提高白血球的数量,便于患者的体力恢复,以便开始下一疗程。但经常使用升白针有很多副作用,并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打升白针。
使用高强度化疗方案的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现的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持续时间长(7天或10天以上)、程度重(粒细胞缺乏,中性粒细胞≤0.5×109L),此时可使用升白针来缩短白细胞缺乏持续的时间,减轻骨髓抑制的程度,减少因夜长梦多而继发感染的风险;对于此期间已经出现感染的患者,应用升白针可尽快提升白细胞至安全水平,以利于感染的控制。
对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合并慢性心、肺、肝、肾及糖尿病的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一旦感染很可能致命,这种情况下,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要及早给予升白针,使患者尽快度过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减少发生感染的风险。
对于没有脏器合并症的中青年患者,白细胞减少程度不重、预计持续时间不长时,即使发生感染,也有足够的信心控制感染,这类患者可不必给予升白针来预防性升白,可在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密切观察。
(2)中药
从中医来看,白细胞减少归属于中医学“气血虚”、“虚劳”,需要益气养血、补肝肾。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临床试验显示,补肾益髓汤(由黄芪、红参、熟地黄、大枣、何首乌、枸杞子、黄精、地榆、白术、鸡血藤、陈皮等组成,具体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加减药材)对治疗白细胞减少疗效显著,并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气血,可以明显升高患者的白细胞水平
2、生活饮食
(1)食疗
化疗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补脾、益气、养血的食物,如赤小豆、羊骨髓、大枣、香菇、甲鱼、泥鳅汤、五红汤等,这些食物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功能,有利于化疗方案的正常实施。
其中,五红汤制作简便,作为食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取枸杞、红枣、深红花生、赤小豆15-30克,加水煮好后,加入红糖即可服用,一天一次。
化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症状,饮食宜清淡为主,同时要兼具食物的营养价值,患者可以多吃点维生素含量高的新鲜的水果,如西瓜、猕猴桃、苹果、草莓、木瓜等,可适量多吃高蛋白食物(肉、蛋、鱼、奶)。此外要注意少吃或最好不吃辛辣刺激类的食物,不要喝酒抽烟。
(2)生活
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应尽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的次数,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防寒保暖。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