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远视?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远视。什么是远视?很多患者对近视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近视的表现就是看远处不清楚,靠近处清楚,所以很容易就认为远视和近视就是相反的,肯定是看远清楚,看近不清楚啦,对不对?从字面上来看,很容易这么理解。错!远视是看远看近都不清楚。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定义。远视就是在调节放松的情况下,远处光线通过眼内屈光组织,成像在视网膜后的情况。这样一听确实和近视是相反的,对不对?因为近视是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嘛,这不是相反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就要引入一个调节力的概念。人眼是有调节力的,我们的眼睛既能看远,又能看近,主要靠的就是我们的晶体的调节,看远时,晶体变得扁平,折射率降低,使得远处光线能成像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而看近时,晶体变得膨胀,折射率增高,使得近处光线也能成像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视力。试想一下,如果晶体不会变化,没有调节,一直都是处于同样的折射率下,光线会如何成像?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不能变焦,如何清晰的成像?那么我们就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距离,才能看清楚东西了。调节力是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降低的,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年龄越大,调节力越弱,甚至没有。

那么为什么说远视看远看近都不清楚呢?有些患者说,我就是远视啊,我看远处明明看的很清楚,甚至有的时候看近处也很清楚,你肯定搞错了。不,是你的调节力救了你。前面我们说到,远视的本质是远处的光线成像在视网膜后,那么近处的光线呢?成像更靠后!所以远视本来就是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的,但是人眼会通过调节,努力将成像提前,成像到视网膜上。如果是年轻人,调节力强,又是轻度远视,通过调节,是可以将成像提前的。所以在青少年时期(20岁之前),轻中度的远视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为调节力好,远处的成像可以提前,甚至近处的东西也能够通过调节看清楚。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逐渐减弱,远视的症状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伴有明显的视疲劳的症状。那么高度远视呢?在很小的时候就不能通过调节看清物像,远近都不行,还容易出现弱视,斜视,危害更大,现在,你们理解了吗?
(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本文是祝芸芸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