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射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病,不仅表现为反酸、烧心等消化道症状,有些还表现为慢性咳嗽、声音嘶哑、胸痛、“哮喘”、“过敏性鼻炎”、咽部不适等消化道外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目前抑酸药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方法,然而部分病人经过规律的药物治疗后,反流症状仍未完全缓解,或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胃镜下食管下括约肌射频治疗是一种针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下微创治疗方法,得到了美国胃肠及内镜外科医师协会指南委员会的最高级别推荐。基本原理是在胃镜下将射频针插入胃食管连接部上下数个平面,通过射频针产生热能破坏组织,组织修复产生瘢痕,发生增生、重构,从而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厚度和压力,同时射频还可以阻断食管神经通路,减少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松弛,减少胃食管反流。

图1:射频点击在下食管括约肌部分进入肌层,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图2:每层8-12个射频治疗点,每隔0.5cm一层,共6层,56个射频治疗点;
图3:射频消融治疗后,下食管括约肌增厚、压力增加,起抗反流
适用人群
适用于18岁以上、具有烧心或/和反流症状6个月以、对抑酸治疗部分或完全有反应、无食管裂孔疝或食管裂孔疝长度小于2cm、不愿进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的患者
优点
创伤小,体表没有切口,操作时间短(一般1小时以内),住院时间短(1周左右),恢复快。安全可靠,严重并发症罕见,痛苦少,可重复治疗。
疗效
文献报道,短期及长达10年的长期疗效,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健康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药物用量都明显改善,70以上患者缓解了长达10年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
本文是宾楚轩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做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