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图标 网站导航
搜索

打开好大夫在线App
快速获得医生回复

高峡 三甲
高峡 主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普外科

“疝气”为什么要做手术?

4757人已读

老百姓经常说的“气”、“小肠疝气”是什么呢?实际上医学上统称“疝”,包括“腹外疝”和“腹内疝”。所谓的疝,是指人体的组织、器官经过体内一些“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区域或“门户”异位到身体其他部位后,形成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普通外科常见的疾病,跟“气”关系不大。

先说说“腹外疝”,包括小儿多见的脐疝;青年人多见的腹股沟斜疝;中老年人多见的腹股沟直疝;女性多见的股疝和腹部手术后患者远期可以见到的切口疝等等。

在人体的腹股沟区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先天存在的薄弱区域,在男性是宝宝出生后睾丸从腹腔里逐渐下降到阴囊时穿过腹壁各层的“路径”;在女性是固定子宫的子宫圆韧带穿过腹壁的“路径”。这个路径有的人宽一些,有的人窄一些,有的人闭合得好一些,有的人松弛一些。加上后天的一些因素,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搬重物,便秘排便困难,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经常咳痰、喘、打喷嚏,过度的体育锻炼比如举重、蹲起;肥胖、肝硬化腹水“肚子大”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的特点就是能使腹部压力升高,促成疝的发病。

当长期的“腹压升高”遇到合适的“宽路径”时腹股沟疝就出现了。那么膨出来的包块是什么呢?实际就是腹腔里的组织和脏器,常见的就是小肠和大网膜以及推挤出来的腹膜和腹壁各层结构。我们将腹膜里的组织脏器统称为“疝内容物”,腹膜外的各层腹壁结构统称为“疝外被盖”,腹膜就是所谓的“疝囊”了。患者经常因为腹股沟区鼓起肿块,伴有坠胀疼痛的感觉前来外科就诊。有些患者可能因为肿块不大,“时有时无”或是疼痛不明显,“没有太大影响”,早期不来就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大,疼痛越来越明显了,甚至突然一天肿物卡住了回不去了伴有剧烈的腹痛才来就诊,这时候外科医生处理起来就有些困难和棘手了。

腹股沟疝的治疗其实主要是靠外科手术,因为所谓的非手术治疗只能是佩戴“疝气带”,用可调节松紧的疝带“堵住、勒住”疝膨出的“门户”和“路径”,就是用一个东西挡住我前面说的腹壁薄弱区,防止疝膨出。但是疝带系松了容易移位、挡不住疝,系紧了“勒得慌”不舒服、难以长时间坚持佩戴,所以还是不能解决疝膨出的问题。只有通过手术对腹壁薄弱区进行修补和加强才能彻底治愈疝。

所以医生的建议是发现了“疝气”应该尽早手术治疗。因为“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不仅是患者“吃苦”,医生治疗起来也“吃苦”(困难)。“疝气”的患者如果早期来就诊,疝出的门户比较小,疝囊比较小,疝内容物不多,疝出路径被撑得不宽大,疝囊壁跟周围组织粘连得不严重,手术时自然容易解剖和修补了。这时患者接受的是择期手术,比较安全,医生也是准备充分、从容应对;反之就困难了。最可怕的是膨出的疝突然卡住了,回不去了!这时就是危急的情况了,临床上所谓的急诊“嵌顿疝”!

急性的嵌顿疝,由于疝内容物常常是肠管或大网膜,被卡住时间长了会出现血液回流障碍,发生肿胀、渗出,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越卡越肿,越肿(卡得)越紧,越紧(疝)越回不去了。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疝出的“肿块”疼痛,肚子也疼痛;如果被卡住的是肠管,还会有明显的肠梗阻症状,伴有恶心、呕吐,不排气、不排便,老百姓说的“不通气、肚子胀气”,这时就跟“气”有关了。“疝气”持续不能回去6-8小时以后,被卡住的肠管或网膜组织容易出现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感染,患者就有生命危险了!这时患者被送到急诊,经过一番检查,诊断后必须急诊手术、救命!这时外科医生就得被迫“仓促上阵”了。急诊常常能见到一些“疝气”卡住的老年患者,直到疼痛难忍了才来医院看急诊,由于疝嵌顿的时间长,手术切开后看到肠管明显水肿已经变成了紫黑色、涨破了!只能再加做一个肠切除的手术,术后还要面临肠漏、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疝复发等一系列问题,风险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疝气”一经诊断,医生还是建议您尽早手术,虽然不是急症,但却有变成急症的风险。如果您的疝有一天突然出来回不去了,可能还很疼,您也不必太紧张,赶紧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平躺下来,肚子放松,平静休息一下,待疼痛稍轻些,轻轻揉一揉疝出的包块,也许过一会还能回去。如果不能回去,就要尽快去医院就诊了!

还是那句话“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高峡
高峡 主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普外科